科普小品文教学的基本思路
摘 要:重视在具体的科学知识背景下,以语言文字运用为重点,使科学知识获得、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态度养成和语文学科素养得到同步发展,应是科学小品文教学的逻辑主线。遵循此逻辑主线,梳理出科普小品文教学的基本思路:聚焦“关键语句”,理清文章脉络;关注“特殊字词”,体悟语言特点;观照“典型语段”,学习语言运用。
关键词:科普小品文 关键语句 特殊字词 典型语段
审视当下的科普小品文教学,下述现象仍然不在少数:更多地关注科学知识教学,注重对科学内容的拓展,却忽视对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品味;过于注重对文本的理性分析,侧重提炼相应的说明方法,致使知识概念化,学习过程无趣化;缺乏文体意识,将科普小品文的教法等同于其他文体内容的教法,不能准确地抓住这一文体的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普小品文的教学,既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还要致力于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等语文学科素养的培育。
笔者以为,重视在具体的科学知识背景下,以语言文字运用为重点,使科学知识获得、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态度养成和语文学科素养得到同步发展,应是科学小品文教学的逻辑主线。遵循此逻辑主线,本文试通过具体案例诠释科普小品文教学的基本思路。
一、聚焦“关键语句”,理清文章脉络
从谋篇布局上看,科普小品文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简洁,文字通俗易懂、表达精准,段落过渡与衔接自然,前后伏笔照应,能将精深的科学知识讲得引人入胜。一般来说,科普小品文的作者为了让行文的“线”明晰清楚、一目了然,往往会用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关键语句。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往往能帮助他们快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归纳出其中的科普知识。
比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大自然的文字》一课,笔者与学生聚焦关键语句展开了对话——
师 这篇课文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大自然的文字的?有一个过渡句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
生 我找到了这个过渡句:“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有趣的书。”通过这个句子牵线搭桥,作者分别介绍了天上的文字和地上的文字。
师 你找得很准确。抓过渡句是梳理内容的好方法。那作者分别介绍了天上和地上的哪些文字呢?请结合段落中关键的句子进行思考。
生 介绍了天上的“星”和“云”,还介绍了地上的“石”。
师 你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出来了!那作者又具体介绍的是哪颗星、哪种云、什么石呢?
生 具体介绍了小熊星、砧状云、石灰石、花岗石。
师 是的。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天上的文字和地上的文字?
生 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师 那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呢?
生 讲大自然有自己的文字,是个总起句。
师 你抓住总起句概括了这一段的内容,有办法!那能不能告诉我们,最后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呢?
生 观察、问书本、向有学问的人请教都是认识大自然文字的方法,这是最后的总结句。
师 你总结得更好!不错,这篇课文先讲大自然有自己的文字,接着从天上和地下两个方面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最后又为我们梳理了认识大自然文字的方法,条理十分清楚、层次十分清晰。
这里,教师首抓过渡句,很快就引导学生把课文重点部分的两个内容理得泾渭分明;再抓关键句(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开头的重要句子),了解到作者分别具体介绍了“天书”和“地书”中的“星”“云” “石”三种文字,并明确要细读有关“星”“云” “石”的文字;又抓第一自然段的总起句和结尾段的总括句,很快就梳理出了首尾两段的主要内容,清晰把握住了行文的叙述脉络。经历了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学生以后独立接触新的科普小品文时,就会下意识地关注“关键语句”去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会谋篇布局,并在“大格局”中俯瞰其中的科普知识。
二、关注“特殊字词”,体悟语言特点
科学性、生动性、通俗性是科普小品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教学中,通过理解、品味“特殊字词”,既能让学生感悟其内涵、情味和理趣,还能引发学生对语言特有的敏感。在对语言文字的体会、品读中,科普知识也会温情地走进学生心灵。
(一)体会语言的精准
科普小品文用词准确、精当,充分体现了其科学性。抓住“特殊字词”品析行文,能让学生在斟字酌句中逐步体会到科普小品文丰富的“言说”以及作者用词的严谨、表达的缜密。
比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笔者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本来”展开了教学——
师 (出示句子: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为人类做贡献的)读读这句话,联系后面的内容,想一想“本来”这个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生 不能。去掉“本来”就客观地表示这些资源是可以不断再生的,似乎人类不需要节制,可以肆无忌惮地用,这样就与文章想表达的意思相悖了。用上“本来”就告诉我们,因为人类的随意毁坏,这些资源就不能再生了,也不能长期为人类做贡献了。
生 “本来”这个词会给人很痛心的感觉,同时警示人类真的不能再为所欲为了,真的应该珍惜这些可再生资源。
生 是的,用上“本来”更能凸显人类行为的恶劣。
科普小品文教學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推敲一些看似平常却能在特殊文境发挥特殊作用的、精准的字词,引导学生对其涉及的时间、数量、范围、特质等进行研读、打磨、理解和感悟,洞悉其“不寻常”的丰富含义。正如上述教学中,“本来”一词在一般的文章中都是非常普通的词,十分口语化,但用在这篇科普小品文中,它就不普通了,能直叩人心。细细品味,不仅能让人体会到当前可再生资源令人忧心的现状,能触摸到作者十分惋惜、无比痛心的情感,还能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具有了警示的意味。
(二)体会语言的生动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普小品文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伊林说过:“最有趣的内容和见解,要是用贫乏的、没有表现力的语言来描述,也会是枯燥乏味的。”科普小品文中,作者往往会巧妙地使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做比较、引用等说明方法,将深奥的科学知识介绍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这值得我们推敲品读。
仍以《大自然的文字》一课的教学为例,在体会语言的生动环节,笔者引导学生围绕一个“爬”字展开了对话——
师 (出示文字:冰川可以搬运大型石块。一部分碎石被冰冻在冰川内部,一部分则在冰川表面,它们都随着冰川一起运动。冰川运动的速度,日平均不过几厘米,多的也不过数米,以致不易察觉冰川是在运动的。当冰融化时,这些大块的碎石就留在原地)这是老师从《百科全书》上截取的这段文字,大家想想,花岗石是怎么到森林里来的呢?谁来读读《百科全书》上的这段文字。
(学生读。)
师 作者伊林在文中是怎么介绍的呢?
生 伊林在文中说:“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
师 都是介绍花岗石的由来,表达方式却不一样。比较品读一下,看看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生 我更喜欢伊林写的这段话,一个“爬”字形象写出了冰川移动速度的慢,我好像看到了冰川慢吞吞、懒洋洋的样子。
生 我也更喜欢伊林写的这段话,作者用的这个“搬”,让人觉得冰川是个威猛无比的大力士。
生 “带”和“走”让我仿佛看到冰川和石块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这样的表达让人感觉十分有趣。
上述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品读《百科全书》和《大自然的文字》一课中介绍花岗石由来的句子,旨在让他们感受科普小品文语言的生动与精妙。从学生的发言便能看出,他们不仅通过直觉感受到了原文语言的生动、有趣,还通过自己的表述将冰川移动的过程描摹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当科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擦出火花时,文本语言的生命自会在学生心中跃动并焕发生机。当学生充分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生动有趣时,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的精心选择这些写作密码,也就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刻在学生脑海里了。
三、观照“典型语段”,学习语言运用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能够准确而熟练地运用语言。科普小品文同样承载着这样的任务。科普小品文因其特殊的文体,总会通过一些表达方式较为典型的语段承载相应的科普知识。教学时,可以把这些典型语段作为一个个“例子”,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揣摩、去实践,学会迁移运用,累积言语经验。
比如《大自然的文字》一课,当学生交流了作者介绍花岗石的表达方式后,笔者适时对这种表达方式做了总结:“作者先写看到的现象,接着连发三问,激发了读者探究的兴趣,最后又回答了之前提出的问题。这就是作者的写作密码。”接下来,笔者播放了“蜻蜓点水”的视频,以另一种大自然的文字为引子,鼓励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按照“看到现象—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顺序完成片段练习,其间灵活运用打比方、拟人等修辞手法。有了对文本语言的推敲品读,还有具体的习作提纲和仿写模板,学生的习作积极性非常高,写出来的语言也生动有趣。
比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中的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运用分类别和先扬后抑的表达方式,为读者清晰呈现了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观照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语言运用奥秘——
师 课文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 这两个自然段是从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地球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师 是的,作者用了分类别的方法告诉我们,不管是不可再生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它们都是有限的,我们人类必须警醒,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生 这两个自然段都是先告诉我们自然资源丰富,大自然对人类非常慷慨,接着都用了一个“但是”,告诉我们这些资源面临的严峻现状。
师 这是先扬后抑的写法,能给我们带来强烈的心灵冲击,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也在警示我们人类:必须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馈赠。
(出示:餐桌上的食品并不都会给我们带来健康。就拿乳制品来说,它,但是, 。我们吃的肉制品、豆制品等本来 ,但是。)
师 我们也来学着作者的方法写一写餐桌上的食品吧。你们可以按照老师分好的类别写,也可以自己搭建分类的句子写,注意用上“先扬后抑”的表达方式。
(学生写。)
上述两段教学,都是抓住科普小品文中典型的语段,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把握科普知识的同时,从不同角度关注作者的表达方式,理解承载具体的科普知識时所需要的特定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仿写,很好地实现了语言的迁移运用,教学的视角也得到了延伸,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品读、斟酌、运用中得到了明显提升。
当然,每篇科普小品文因其表述主题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表述方式,使用不同的关键语句、特殊字词和典型语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每个文本表达的主要特点,有选择地引导学生开展练习,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收获语言,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上一篇:论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秘书的培养
下一篇: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