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翔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教育整顿 >

教育产业化相关问题探讨

|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巨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上学难”问题,产生上学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体制原因。文章指出,教育产业化是推进教育发展、解决上学难问题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上学难 教育体制 教育产业化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投资不足、国民受教育年限偏低等等,尤其是当前上学难问题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上学难问题

贫困地区孩子上学难。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尤其是西藏、新疆、青海等偏远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孩子上学难问题非常突出,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困难没有钱去供孩子读书;另一个原因就是学校设施落后,并且数量很少,没有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

富裕地区贫困孩子上学难。毋庸置疑,无论多么发达的地区都有相对贫困的人口,然而由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物价的上涨等因素,促使当地的教育水平和费用也在不断增高,这就给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因为无力提供学费而退学、转学。

进城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进城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在城里组建家庭、生儿育女。这些农民工子女因为户口和社会背景等原因而不能跟住在同一个城市的孩子一样享受良好的教育。

贫困大学生上学难。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校进行全面收费制度改革,高等教育被逐渐推向了市场。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1997年高校全面并轨以后,上大学必须缴纳学费,而且学费以30%-50%的年增幅增长,增高的学费使得一部分学生陷入贫困的境地,从而“贫困大学生”这个群体出现。

体制因素是导致上学难的根本原因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的教育财政基本是中央政府统一管理。此后,中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了两次重要的改革,这两次改革对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是对财政中立性的管理体制改革。财政中立性是指教育投入和地方财政无关的一种为了保证教育的公平性而坚持的原则。这次改革把以中央管理为主的教育管理责任和财政责任向地方政府逐步扩散,基础教育形成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高等教育则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的体制。改革的结果使地方政府更多地承担起了教育财政的责任。教育发展与教育财政的供给和地方财政能力的直接挂钩导致了财政中立性的缺失。

第二次改革是多元化的筹集体制改革。即:由过去单一的国家财政拨付改为多元化的筹集体制。这项改革使中国的教育经费越来越依赖于预算以外经费来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自从实行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制度后,家庭和学生开始承担学费,高等教育的私人成本越来越高。

在过去十多年,社会各界一直在批评教育产业化。主要集中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上,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贫困地区不能为学龄儿童提供足够的教育机会,各地区教育机会与教育水平正在拉大差距,贫困大学生日益增多等等。表面上这一切都是教育产业化带来的,然而事实上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改革以后的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筹资地方化、多元化以后,总体教育财政投资不足,城乡二元差异、区域差异致使资源配置失衡。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投资方面,有很大的缺口。从全国看,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价值的比例不足3%而同期的以色列、挪威、美国等发达国家都达到了6%左右,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的巴西、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也都达到5%左右,而我国比世界平均水平4.2%要低1个百分点还多。从总体来看,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资逐年增加,但是仍然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地方政府自身财政收入匮乏的情况下,并没有得到来自上级政府的均等化的支援,一些地方政府便出台了各项收费政策,设立收费项目,通过学校向学生收取各种费用来解决。各种费用的加重是导致上学难问题的最直接的原因,教育财政分配失衡问题是困扰中国教育整体平衡发展的最大难题。

解决上学难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转变观念,加深理解教育产业化的真正内涵

教育产业化就是按照教育产业的理念,通过教育产业运作,使教育资源优化合理配置,达到效用的最大化。教育产业化不仅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更是发展国民经济的要求。因为教育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并且教育产业化独特的性质也决定了教育必须走产业化道路。

教育是知识产业。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能够为其他产业提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促进行业和产业进步。教育实行产业发展思路和运行机制,必将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它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各级政府和各阶层人士关注支持教育,认识到投资教育的重要性;借鉴产业经营思想来经营高等教育;充分体现知识和人才的价值,提高师资质量,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科技含量,鼓励教师集知识学习、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授为一体;促进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紧密结合,联合实施科技创新。教育能够直接刺激其他产业发展。如建筑业、出版业、服务业都对教育产业有很高的依存度。

教育又有它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教育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人人都有资格享受,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保证每个人接受良好的教育,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所在;另一方面,教育又具有私人性,教育产品具有私人产品的特征(一个人享有了某种服务以后,就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种服务的享用,甚至排除了其他人对这种服务的享用)。教育的这两个特点就决定了教育应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产品单位付费,谁想用谁付费。

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和处理好教育的双重性质,加快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建立教育与市场相连接的运行机制,同时采用计划与市场双重调节的方式来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产业化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把教育当作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第三产业,而不是单纯的消费公益事业。二是办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计划与市场的双重调节机制。教育兼有事业性和产业性双重性质,是事业性和产业化的统一,要把握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育产业化过程中,应坚持公益性和盈利性,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要明确教育的哪些部分不能产业化,而哪些部分又必须产业化。基础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在义务教育阶段,为了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和提高国民素质,则应该坚持非产业化,实施免费教育或者义务教育是国家应当承担的责任;而高等教育传播的知识具有研究性的特点,不是人人都可以来分享的。而且举办高等教育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必须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教育产业化。

我国在过去片面强调高等教育的事业性而忽视其产业性的一面,实行高度的计划性和统一化管理,经费来源单一,发展缓慢,没有充分利用市场调节的作用。高等教育实行产业化就是要充分发挥其产业性的特点。但是教育产业化也会存在弊端。市场关注的是如何赚钱,这与教育的职能相违背,当市场与教育的职能相违背时,市场将会使得教育退居其次;教育的产业化给那些投资教育产业的企业通过赞助教育而达到减税的目的,这样一来必然会削弱地方的税源基础,从而减少了能够用于当地公立学校的经费规模。所以,应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节为辅的原则。教育产业化并不意味着将学校当作营利性企业,政府不再参与高教计划,即使在西方国家,计划仍是政府管理教育所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政府计划参与教育产业,是教育产业的计划性与高效管理效率相结合,但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应体现在对教育产业政策指导上,而不是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上,应从规划、行政控制、经费资助上进行扶持,比如合理布局高教区,从而达到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独立的城市功能区。

(二)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体制改革

传统的旧的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和失衡的财政体系是导致现在上学难问题的重要原因。必须彻底改革传统教育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体制改革。

抓紧制定规范教育收费和防范教育乱收费的法律规则,将教育经费专款专用,教育收支两条线,把违规使用教育经费和治理乱收费等问题纳入法律调控轨道。严格规范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将各类公办学校收取的学杂费、住宿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额缴入同级国库和财政专户,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并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规定的实践及时拨付学校经费,保证学校正常经费开支需要。北京市政府出台新规,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切实保障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在京接受教育的权利,使他们享有与首都儿童少年同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

贯彻教育财政中立性原则。农民工子女上学难是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必然遇到的一个社会课题,并非教育部门将农民工子女拒之门外;相反,在很多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反复要求辖区内的中小学,要对外地农民工子女“敞开大门”。门开了,按理农民工子女上学不应该成问题了。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目前,我国城市中小学都是由地方所属,靠区政府财政支撑,学校对学生的接纳能力没有太多的富裕,外地学生进入,必须要占用学校资源,增加学校的开支,这笔钱从何而来?当前学校的普遍做法就是向外来生收费,这些费用即使是本地学生从户口地的学校迁到市区其他学校读书,都必不可少,更何况户口在外地农村的农民工子女呢?农民工子女要上学,“择校费”“赞助费”不仅必不可少,而且动辄成千上万,令人望而生畏。假如财政中立性强一点的话,国家对教育投资的体制不再那么依靠地方的话,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财政投资,应该更加体现对人的平等,对受教育权利公平的平等,而不是地区的平等。

加强教育投资立法,开放教育资本市场,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实现教育投融资的多元化,并完善相应的产业投资及融资机制。世界银行的研究成果发明:高等教育对个人的回报率为14.8%,对社会回报率为9.5%。舒尔茨计算,教育资本增加国民收入中的贡献比率为33.9%左右。教育产业化将建立“受益主体”多渠道投资体制。政府通过立法给予高校合法的法人地位,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权,把高等教育的融资建立在市场和政府宏观调控及高等学校拥有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上。开放教育资本市场,改变整个教育改革的经济主义路线,为高等教育的投资和融资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弥补教育经费的短缺,即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教育增收的多元化,提高教育质量。

改革传统的单一模式,加快高等教育产业化步伐,建立多种教育产业化形式。大力发展私立学校,推进民办教育发展。要形成开放的市场,打破公立学校对教育市场的垄断,在政策上将公、私两种学校公平对待,促进私立学校迅速发展,保证高等教育从受教育面少数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乃至普及化阶段的成功过渡;建立教育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形成一种良好的运行机制,使教育事业真正具有市场弹性,使教育事业发展能够不断自我调节,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和要求。

教育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教育兴、国则强;教育衰、国则亡。“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普及;发展和提高的基本思路,即大力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所以面对当前的教育问题,一个都不能放松。尤其是上学难问题。教育产业化是解决上学难问题的必由之路,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的改变,中国的教育产业化道路必将越走越好。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必将更有效地完成他的历史使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使我国更早融入国际社会。

参考文献:

1.蔡克勇,韩民.跨世纪的高等教育:办学与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2.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3.张剑荆.教育是最先导的基础产业[N].中国经济时报,1999-3-11(4)


推荐访问:产业化 探讨 相关 教育

热门排行

去极端化教育心得体会13篇

去极端化教育心得体会13篇去极端化教育心得体会篇1在工作岗位上已有一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时光中,让我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是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

纪检监察干部教育整顿自查自纠报告8篇【优秀范文】

纪检监察干部教育整顿自查自纠报告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我坚持把铸就政治忠诚作为首要目标,紧扣纯洁思想、纯洁组织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学习教育的引领促进保障作

纪检监察干部教育整顿自查自纠报告4篇(精选文档)

纪检监察干部教育整顿自查自纠报告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XX区纪委监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全国纪检监察干部

党风廉政教育实施方案4篇(完整)

党风廉政教育实施方案根据《中共__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__办发电〔20__〕__号)精神,市委决定今年__月在全市开展第__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

2023年度教育整顿“回头看”工作部署会议讲话(完整)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央督导组反馈意见,传达学习省...

2023年度党性教育活动方案10篇

党性教育活动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增强我校党员教师的宗旨意识和党性修养,根据东川区教育局党委精神,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将在党员中...

2023年度纪委纪检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学习读书报告3篇

纪委纪检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学习读书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推进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中国

辅警教育整顿自查自纠报告及整改措6篇

辅警教育整顿自查自纠报告及整改措根据XX省人民政府纠正行为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对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进行重点评议的通知》精神和要求,我队自月日起,

2023年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汇报3篇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汇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部署开展以来,xx中院坚持以学习教育为先导,突出政治教育引领,创新方式方法、做好结合文章、强化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