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翔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10篇(全文)

| 浏览次数: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在具体的教学阶段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电教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教师自身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运用,扩大课堂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10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10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篇1

在具体的教学阶段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电教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教师自身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运用,扩大课堂容量,打开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发散学生的思维。在具体设计练习题的时候,必须注意相关的基础把握,从简单到复杂,通过不断的深入分析,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的磨炼,培养出学生较好的思维品质,使得学生受益匪浅,最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譬如学生在学习完《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圆周长的知识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难题,由于很多学生在半圆周长时出了较多问题,觉得半圆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将相关的联系题进行直接客观的展现。学生自己在观看过程中,注重考量圆周长的一半同半圆周长相互之间的不同等相关问题,利《www..cn》用多媒体的充分展示,让学生更加容易抓住问题的重点,也就从另外一方面可以体现出多媒体手段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篇2

一、回顾再现,以旧引新

1、课前师生进行“说话接龙”游戏。教师说出一个物体名称,要求学生说出长度(或厚度)要短(或薄)的物品,引出“测量”概念。

2、师生回顾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米、厘米),学生说出所知的其他长度单位(毫米、千米)。

二、参与活动,学习新知

第一部分:认识毫米

1、认识毫米

师:估一估这个回形针有多长?(学生估数)把你估的数记在心里,怎样才能知道我们估得对不对?用厘米做单位实际测量。

(巡视时进行测量方法指导:要用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测量物体的一端,然后对齐直尺读出另一端的刻度是多少。)

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

(集体交流,测量结果是在2~3厘米之间。)

师:曲别针比2厘米长一些,比3厘米短一些,也就是说不能用整厘米来表示,怎么办呢?这就产生了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课件演示:厘米尺)这是一把厘米尺,为了便于大家看清楚,把这一段直尺放大了。你能找到1厘米吗?

生1:0到1之间就1厘米。

师:还有吗?

生2:4到5之间也是1厘米。

生3:2到3之间也是1厘米。

师:观察刻度线0~1之间,你看到了什么?

生4:有短的竖线。

生5:还有长一点的竖线。

生6:有格子。

师:格子的大小怎样?

生(齐):差不多一样吧,一样大,一样宽。

师:一格一格地指一指。这些刻度线把1厘米的长度平均分成了这样的小格,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格?

生(指着课件一起数):10个小格。

师:其中这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课件演示:认识1毫米)

(师与生问答:两小格是多长?5小格呢?7毫米有几小格?10毫米是哪到哪?18毫米呢?)

2、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拿出自己的直尺,找到1厘米,用铅笔尖指着数一数,看1厘米里有几个1毫米?

生1:都是10小格,就是10毫米。

生2:我知道了6—7之间也是10毫米。

生3:1厘米中有10个小格。

生4:20个小格就是2厘米。

生5:50毫米就是5厘米。

师:从大家汇报的结果来看,无论哪一段1厘米里都有10个1毫米,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1:10毫米就是1厘米。

生2:1厘米是1毫米的10倍。(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3、感知毫米

教师先后让学生用手势比划1毫米,用1毫米的视线范围观察四周,找1毫米的物体。

师(出示1毫米实物标本):在同学们的眼里,有这么多物体和1毫米接近,说明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现在,你想对1毫米说些什么?

生1:1毫米呀1毫米,你怎么这么小!

生2:你可太难比划啦。

生3:你可真小呀!

生4:你就像一条小缝。

师: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生1:大米。

生2:缝衣针。

师:同学们都选择了一些相对较小的物体,某一地区降水量的大小就是用“毫米”作单位表示的。其实用“毫米”作单位不仅仅要考虑物体本身的长短、粗细等,还与测量的要求有关。

3、测量实践(略)。

第二部分:认识分米

1、认识分米

师:同桌合作,用直尺来测量课桌到底有多长?

(提出合作要求:一个同学用直尺量,另一个同学帮助数。巡视时进行测量方法指导。)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生:……

师(小结):可以用15厘米为一段去测量,可以用18厘米为一段去测量,还可以用10厘米为一段去测量。看来,测量课桌的长度,需要一个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为了便于推算,规定10厘米长的线段为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2、认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说一说你的画法。

生:……

3、感知分米

用手势比划1分米

师: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放到直尺上量一量是1分米吗?(引导利用直尺上去比划;反复比划1分米,逐步递增1分米的表象)

找生活中1分米的物体(略)

4、认识分米和米的关系

师:拿出软尺,估计有多长?大概几分米?数一数有几分米?你知道了什么?

生:……

三、梳理知识,解决问题

1、完善板书,进行总结

2、基础性练习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完成课本练习题)

3、拓展性练习:这是四个同学测量纸箱的长度后交流的情况,说说你的想法。

4、实践性练习:选一样教室里的物品,先估一估再测量,并把测量方法和结果找人交流。

四、课外延伸,联系生活

推荐课后任务单(丁丁的数学日记、实物标本、选择实物进行测量、多少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五、评课

长度与面积、重量、体积等一样,是用于刻划物体属性的基本尺度之一。小学阶段测量往往是和长度联系在一起的。认识毫米、分米是在学生认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学生在学习厘米和米的时候,已经体会到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所以本节课学生体验性学习的目标在于揭示“毫米、分米”知识发生的过程,即厘米和米在“精细”刻划物体的长度时的不足。设计者通过“说话接龙”的游戏方式,让学生进行了深刻的体验性学习,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体会到毫米、分米知识发生的必要性,同时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可谓匠心独运。

接着,设计者“深入”地通过学生的估测、实测等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充分感受“长一些”、“短一些”,自然而贴切地引出“毫米”的知识,并及时地结合刻度尺,让学生比划、数小格、寻找生活中的1毫米等途径,引导和帮助学生揭示出厘米和毫米的关系。同时,设计者又“浅出”地通过测量课桌的长度来引出“分米”的学习,在学生经历认识毫米的活动基础上,增加了让学生画一画的环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与生活之间建立了必然的有机联系。这样的处理,不论从教学时间的安排,还是教学活动地设计,学生的体验是充分的,知识的产生是自然的,教学的实效是明显的。

从整体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深感设计者对“合作探究学习”得心应手的运用。首先合作的问题是有价值的,主题与任务是明确的;其次,活动的开展在过程性评价与反思中既有预设的,也有生成的,既是关注过程的,也是关注结果的;第三,活动的开展不是放任的,教师在巡视中注重对学生测量的方法、思维的关键点的及时掌控、引导和启发。

最后,教学设计中充分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精心设计反思性练习,关注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完成课本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了拓展性练习和实践性练习题目,及时地将实现数学对生活的反哺,将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构建了有效的练习情境,不仅回答了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还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学生不仅学到了解释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探究性的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篇3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要想让有效教学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开展,首先要解决和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学习有效的教学策略,打破束缚自观念得到转变,才能让有效教学顺利实施。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要从以往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在工作中不断改变自己,使自已的教学能力逐步适应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发展。有效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但让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改变,也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每一名学生,也直接影响有效教学是否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有效教学创新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而教师是课堂知识传播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是学习成绩。教师课堂上精彩的讲解和对学生的引导,会让课堂充满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使原本枯燥的数字成为学生解题的动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发展的首要条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在不断进步,教师要想跟上这个步伐,就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每一堂课的教学都精益求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但能推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发展,还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分不开,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善于开动脑筋和使用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讲解教学大纲的内容时,也要结合具体内容,把各种数学解题技巧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在解数学题时不断地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引导学生做完练习题后对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总结,让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贯穿。只有这样,才能让有效教学的研究策略得以实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改变教学方式

教师根据数学课中的教学内容,使用一些合适的教学方法,让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还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当今社会是高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和电子信息相连。因此,教学也要和现代高科技紧密相连,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引发学生更广泛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面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对所学的内容记忆深刻。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接受能力,适当安排课外教学活动,改变以往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方式,这也是有效教学研究策略发展的重要创新举措。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创新策略的研究是我国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给学生带来极大益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学生课后的负担减少。在有效教学实施后,学生得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会让教师工作压力得到缓解。有效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还需教师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通过实践经验进行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篇4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过去的课堂中,教师拿着课本,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占据着重要的角色,教师也是说一不二,学生奉教师之言若圣旨,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总体素质的增高,新时代也要求教学方式做出新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对于各样的学生而言已是供不应求,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综合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这里举出一个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有目的的引入或者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教学内容,这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具有很好的引导和形象感知效果。只有学生好奇心被调动了起来,学习动力足了,自主学习之下会比强行灌输更有效果。在教授物体体积时,我拿出了几个学生常见的物体,篮球、黑板擦、文具盒。最后在这个实验的引导下,学生对体积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物体不仅要占空间而且有大小之别,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体积的概念。学生在实际观察感知当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数学知识,此时学生的活动要比教师灌输给他们的印象要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实实在在的学习的主人。数学思想指导着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直接省略必要的引导和案例讲解,直接给出公式和方法,让学生反复练习,记忆掌握。这无疑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故而在后期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课本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通过课程初期的引导和情境创设,让学生联系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思想方法的指导。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篇5

在具体的教学阶段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电教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教师自身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运用,扩大课堂容量,打开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发散学生的思维。在具体设计练习题的时候,必须注意相关的基础把握,从简单到复杂,通过不断的深入分析,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的磨炼,培养出学生较好的思维品质,使得学生受益匪浅,最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譬如学生在学习完《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圆周长的知识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难题,由于很多学生在半圆周长时出了较多问题,觉得半圆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将相关的联系题进行直接客观的展现。学生自己在观看过程中,注重考量圆周长的一半同半圆周长相互之间的不同等相关问题,利《www..cn》用多媒体的充分展示,让学生更加容易抓住问题的重点,也就从另外一方面可以体现出多媒体手段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篇6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碰撞,产生了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导致教学的犹豫与模糊。有很多老师会把“有效”简单地理解为“大题量训练”,学生的作业负担沉重;也有一些老师会忽视教学的本质,形式大于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实际上会伤害学生对数学的感情,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篇7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碰撞,产生了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导致教学的犹豫与模糊。有很多老师会把“有效”简单地理解为“大题量训练”,学生的作业负担沉重;也有一些老师会忽视教学的本质,形式大于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实际上会伤害学生对数学的感情,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篇8

一、回顾再现,以旧引新

1、课前师生进行“说话接龙”游戏。教师说出一个物体名称,要求学生说出长度(或厚度)要短(或薄)的物品,引出“测量”概念。

2、师生回顾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米、厘米),学生说出所知的其他长度单位(毫米、千米)。

二、参与活动,学习新知

第一部分:认识毫米

1、认识毫米

师:估一估这个回形针有多长?(学生估数)把你估的数记在心里,怎样才能知道我们估得对不对?用厘米做单位实际测量。

(巡视时进行测量方法指导:要用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测量物体的一端,然后对齐直尺读出另一端的刻度是多少。)

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

(集体交流,测量结果是在2~3厘米之间。)

师:曲别针比2厘米长一些,比3厘米短一些,也就是说不能用整厘米来表示,怎么办呢?这就产生了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课件演示:厘米尺)这是一把厘米尺,为了便于大家看清楚,把这一段直尺放大了。你能找到1厘米吗?

生1:0到1之间就1厘米。

师:还有吗?

生2:4到5之间也是1厘米。

生3:2到3之间也是1厘米。

师:观察刻度线0~1之间,你看到了什么?

生4:有短的竖线。

生5:还有长一点的竖线。

生6:有格子。

师:格子的大小怎样?

生(齐):差不多一样吧,一样大,一样宽。

师:一格一格地指一指。这些刻度线把1厘米的长度平均分成了这样的小格,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格?

生(指着课件一起数):10个小格。

师:其中这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课件演示:认识1毫米)

(师与生问答:两小格是多长?5小格呢?7毫米有几小格?10毫米是哪到哪?18毫米呢?)

2、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拿出自己的直尺,找到1厘米,用铅笔尖指着数一数,看1厘米里有几个1毫米?

生1:都是10小格,就是10毫米。

生2:我知道了6—7之间也是10毫米。

生3:1厘米中有10个小格。

生4:20个小格就是2厘米。

生5:50毫米就是5厘米。

师:从大家汇报的结果来看,无论哪一段1厘米里都有10个1毫米,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1:10毫米就是1厘米。

生2:1厘米是1毫米的10倍。(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3、感知毫米

教师先后让学生用手势比划1毫米,用1毫米的视线范围观察四周,找1毫米的物体。

师(出示1毫米实物标本):在同学们的眼里,有这么多物体和1毫米接近,说明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现在,你想对1毫米说些什么?

生1:1毫米呀1毫米,你怎么这么小!

生2:你可太难比划啦。

生3:你可真小呀!

生4:你就像一条小缝。

师: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生1:大米。

生2:缝衣针。

师:同学们都选择了一些相对较小的物体,某一地区降水量的大小就是用“毫米”作单位表示的。其实用“毫米”作单位不仅仅要考虑物体本身的长短、粗细等,还与测量的要求有关。

3、测量实践(略)。

第二部分:认识分米

1、认识分米

师:同桌合作,用直尺来测量课桌到底有多长?

(提出合作要求:一个同学用直尺量,另一个同学帮助数。巡视时进行测量方法指导。)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生:……

师(小结):可以用15厘米为一段去测量,可以用18厘米为一段去测量,还可以用10厘米为一段去测量。看来,测量课桌的长度,需要一个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为了便于推算,规定10厘米长的线段为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2、认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说一说你的画法。

生:……

3、感知分米

用手势比划1分米

师: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放到直尺上量一量是1分米吗?(引导利用直尺上去比划;反复比划1分米,逐步递增1分米的表象)

找生活中1分米的物体(略)

4、认识分米和米的关系

师:拿出软尺,估计有多长?大概几分米?数一数有几分米?你知道了什么?

生:……

三、梳理知识,解决问题

1、完善板书,进行总结

2、基础性练习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完成课本练习题)

3、拓展性练习:这是四个同学测量纸箱的长度后交流的情况,说说你的想法。

4、实践性练习:选一样教室里的物品,先估一估再测量,并把测量方法和结果找人交流。

四、课外延伸,联系生活

推荐课后任务单(丁丁的数学日记、实物标本、选择实物进行测量、多少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五、评课

长度与面积、重量、体积等一样,是用于刻划物体属性的基本尺度之一。小学阶段测量往往是和长度联系在一起的。认识毫米、分米是在学生认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学生在学习厘米和米的时候,已经体会到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所以本节课学生体验性学习的目标在于揭示“毫米、分米”知识发生的过程,即厘米和米在“精细”刻划物体的长度时的不足。设计者通过“说话接龙”的游戏方式,让学生进行了深刻的体验性学习,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体会到毫米、分米知识发生的必要性,同时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可谓匠心独运。

接着,设计者“深入”地通过学生的估测、实测等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充分感受“长一些”、“短一些”,自然而贴切地引出“毫米”的知识,并及时地结合刻度尺,让学生比划、数小格、寻找生活中的1毫米等途径,引导和帮助学生揭示出厘米和毫米的关系。同时,设计者又“浅出”地通过测量课桌的长度来引出“分米”的学习,在学生经历认识毫米的活动基础上,增加了让学生画一画的环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与生活之间建立了必然的有机联系。这样的处理,不论从教学时间的安排,还是教学活动地设计,学生的体验是充分的,知识的产生是自然的,教学的实效是明显的。

从整体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深感设计者对“合作探究学习”得心应手的运用。首先合作的问题是有价值的,主题与任务是明确的;其次,活动的开展在过程性评价与反思中既有预设的,也有生成的,既是关注过程的,也是关注结果的;第三,活动的开展不是放任的,教师在巡视中注重对学生测量的方法、思维的关键点的及时掌控、引导和启发。

最后,教学设计中充分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精心设计反思性练习,关注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完成课本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了拓展性练习和实践性练习题目,及时地将实现数学对生活的反哺,将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构建了有效的练习情境,不仅回答了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还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学生不仅学到了解释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探究性的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篇9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要想让有效教学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开展,首先要解决和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学习有效的教学策略,打破束缚自观念得到转变,才能让有效教学顺利实施。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要从以往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在工作中不断改变自己,使自已的教学能力逐步适应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发展。有效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但让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改变,也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每一名学生,也直接影响有效教学是否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有效教学创新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而教师是课堂知识传播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是学习成绩。教师课堂上精彩的讲解和对学生的引导,会让课堂充满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使原本枯燥的数字成为学生解题的动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发展的首要条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在不断进步,教师要想跟上这个步伐,就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每一堂课的教学都精益求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但能推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发展,还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分不开,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善于开动脑筋和使用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讲解教学大纲的内容时,也要结合具体内容,把各种数学解题技巧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在解数学题时不断地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引导学生做完练习题后对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总结,让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贯穿。只有这样,才能让有效教学的研究策略得以实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改变教学方式

教师根据数学课中的教学内容,使用一些合适的教学方法,让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还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当今社会是高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和电子信息相连。因此,教学也要和现代高科技紧密相连,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引发学生更广泛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面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对所学的内容记忆深刻。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接受能力,适当安排课外教学活动,改变以往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方式,这也是有效教学研究策略发展的重要创新举措。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创新策略的研究是我国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给学生带来极大益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学生课后的负担减少。在有效教学实施后,学生得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会让教师工作压力得到缓解。有效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还需教师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通过实践经验进行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模板篇10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过去的课堂中,教师拿着课本,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占据着重要的角色,教师也是说一不二,学生奉教师之言若圣旨,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总体素质的增高,新时代也要求教学方式做出新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对于各样的学生而言已是供不应求,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综合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这里举出一个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有目的的引入或者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教学内容,这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具有很好的引导和形象感知效果。只有学生好奇心被调动了起来,学习动力足了,自主学习之下会比强行灌输更有效果。在教授物体体积时,我拿出了几个学生常见的物体,篮球、黑板擦、文具盒。最后在这个实验的引导下,学生对体积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物体不仅要占空间而且有大小之别,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体积的概念。学生在实际观察感知当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数学知识,此时学生的活动要比教师灌输给他们的印象要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实实在在的学习的主人。数学思想指导着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直接省略必要的引导和案例讲解,直接给出公式和方法,让学生反复练习,记忆掌握。这无疑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故而在后期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课本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通过课程初期的引导和情境创设,让学生联系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思想方法的指导。


推荐访问:模板 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

热门排行

2023年党章全文9篇(完整文档)

党章全文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再次实现了党的历史性转折

大学生二十大的学习心得9篇(范文推荐)

大学生二十大的学习心得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

2022年最新社保补缴规定(全文)

社会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最新社保补缴规定,仅供参考...

2022年教育部初中生必读书目30本(全文)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更好的掌握外界的知识,去提高自己的谈吐以及能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部推荐初中生30本,希望能够帮到你哟!初中生必读书目30本1、《西游...

2023年度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想汇报3篇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想汇报拥抱新时代,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标定新方位,领航中华民族继续开创复兴伟业。党的二十大吹响了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自我评价意见12篇【完整版】

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自我评价意见本人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思想上先进,行动上先进,获得上级领导的好评和肯定。一、思想上思想上,认真学习党...

2022“牢记领袖训词,永做忠诚卫士”主题教育题研讨发言材料(共三篇)

0“牢记领袖训词,永做忠诚卫士”主题教育题研讨发言材料(共三篇)第一篇根据“牢记领袖训词,永做忠诚卫士”主题教育第一专题研讨交流安排,下面我简单汇报个...

2022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全文完整)

0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0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一年。深入学习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

2023年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15篇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敷衍应付走过场。对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存在认识偏差,认为民主评议党员无非就是“画个圈,打...

能力作风建设实施方案(全文)

能力作风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局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全面落实《关于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以发挥旅游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龙头作用,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