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翔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级”和“高度”不必仰仗“高高在上”的姿态

|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周慧珺,被誉为“书法界的一面旗帜”。为了全面反映周慧珺先生从艺60周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对周慧珺的书法人生、创作理念、社会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诠释,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联合举办,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书画出版社联合承办的“春华秋实·周慧珺从艺60周年书法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上海市文联举行。主办方意欲通过此项活动,进一步提振上海书法学术风气,丰富上海书法学术成果。现将部分发言内容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林岫(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看周慧珺的展览,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我们能够更走近和读懂周慧珺。周慧珺一路走过来,这个60年很清楚,它宣示了艺术创作的常态规律,也展现了一个女书家如何在60年当中顽强执着地守卫这一片书法艺术阵地,所以最后开花结果春花秋实,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周慧珺的成功可以分析出很多意义,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是必须要提到的,就是气场——海派的气场至今依然存在,这是一个非常可贵的气场,这个气场通过周慧珺,还有通过她的那些老师,传达出来。她在战胜了自己生理上一些疾病的同时,这么顽强地酷爱书法,她的爱是非常深沉的,那是用心血浇灌的。另外我觉得她的成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就像自然而然结出来的桃子可能不那么酷美,不那么肥硕,但是那个味道是很好的。艺术家应该像周慧珺这样,自然而然地成长,成为一个不上化肥没有催熟、完全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自然成熟的大寿桃。

张改琴(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我记得1980年代还不是很明白书法是什么的时候,就碰上了周慧珺先生的行书,是鲁迅格言的小册子,我一次就买了两本,特别喜欢,然后就照着学书法。当时就对周慧珺先生非常崇拜敬仰。第二次比较有一些深刻认识的,是在1985年河南办的国际书法展上,第一次看见周慧珺先生的书法作品,是写得很纯的楷书,我们那个时候就盯着作品看,开始启蒙。当时周慧珺的这种引领,对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三次见周慧珺先生的时候,是第四届书代会,当时第一次直面周慧珺先生,那一种敬仰的心情,回想起来还是热乎乎的。我自己感觉,说周慧珺是一个时代的楷模,一个时代的风尚,是上海乃至全国妇女界的一个标杆、一个旗帜,都不过分。我们以她的精神、以她对艺术的追求、以她的人生品格为榜样继续学习,同时祝海派书法有更大的发展。

西中文(原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我想的是,为什么周先生这样的一个书家会出在上海,这里面就体现了一种时代特征。书法有没有时代特征,我认为是有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风格,就好像唐代的书法已经到极致的情况下,你要想一想宋代书法该怎么走,好像没路可走了,到了宋代又开辟出一种新的路子,这里面方方面面都是有密切关系的。我认为周先生的书法是有明显当代书法的特征,一个是她的碑帖融汇,从书法史的角度来说,碑派的出现已经在书坛流行了上千年的时间,到清朝中后期碑学异军突起,对于书法的格局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说近一百年来碑派的大家可以说是非常好,对于书坛的格局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背景当然不可能不影响到周先生的书法,周先生的书法里碑的因素相当的明显,当然这也是从她老师沈先生那里继承下来的,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上海把最传统的东西和最现代的东西结合得非常好,在书法界也有这种现象。第三个方面就是受西方欧美思想的影响,心态上也有很多变化,你比如说过去的人是比较含蓄的,是不太张扬的,现在的人则是喜欢表现的,这种审美心态的变化对于书法也会有影响,我觉得周先生的书法在这个方面也是最先的,一眼就能看出是非常漂亮的书法。虽然这个话听起来有点不专业,但是这样漂亮的书法确实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为什么周先生的书法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有巨大影响,她就是体现了一种现代的审美观念。周先生用笔上有一种明快的特点,这应该是贯穿所有书法作品的一个非常朴素的特点,她的字比较年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她的风格是追求年轻心态,就是说老了以后对她一贯追求的风格并没有做减法,一直还在做加法,一直在奋斗,在追求,在突出她这种风格特点。不过随着年事渐老,以后会不会给人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呢?我在这里提出一个“风格转型”的问题,供参考。

戴小京(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这次周慧珺两本书的前言是我写的,文章分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谈历史情境下的周慧珺,因为任何艺术家都是在一定历史阶段进入艺术史,周慧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肯定有她这个时代的一些特定东西,以及维系这个时代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书法事件、文化事件乃至社会政治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对她会有一些特殊意义。比如1976年的鲁迅诗帖,是整个文化荒芜时代背景下的一个作品,对经过文革洗礼过滤掉传统记忆的人们而言,这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份纪念,从那个时代走过的人才能感受到它的珍贵性,文化荒芜时代的那种精神产品,这种感人力量和特殊的记忆和震撼,今天可能是再多的文化产品无法替代的。所以我的文章把它喻为周慧珺的鲁迅诗帖,是文革风雨后中国书法第一次在最多受众圈的展示。周慧珺她是顶着双重压力,家庭的政治压力以及自己病痛的压力,投身书法并且走入书坛的,这是第一个部分所讲的历史情境下的周慧珺现象及意义。

第二个部分就是周慧珺书法实践的意义,一个文化事件或一个文化现象,对有特殊敏感性的人,她才是诗人,她才是书人,她才是艺术家,有那种会心的眼光在她的笔下,这些东西才会变成珍贵的艺术。所以周慧珺选择米芾,是在那个特定时期的独到眼光的个人选择。后面入主青年宫实现了双重飞跃,她对书法的追求一直进行着调整。每个人的脚步不一样,每个人获取的感受也可能不一样,她还是希望自己经过努力跋涉,今天比昨天好一点,明天再比今天好一点。我知道她平时不太涉足理论,但是她的认识正好道出了我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日日新”的精神。所以中国书法的问道方式,好像是向古代涉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有个人的调整转换和一定的目标设定。据不完全统计,周慧珺至今涉猎的古代碑帖有七八十种之多,她不断在用一种手法调整,这个是不断跋涉的精神。

最后一部分说的是,周慧珺一生历经艰辛也历经繁华,但是初心不改,在她的心头一直保持对事业的奉献,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在这个很多优秀民族传统正在以惊人速度退出人们记忆的当下,我们也感受一下她的人格力量,对书坛乃至对整个社会都是有意义的。

陈燮君(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周慧珺老师在书法艺术道路上探索追求自成一格,成为当今中国最受欢迎的书法家之一,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史的共同载体。在悠久的中国书法史上,群星璀璨,周慧珺先生把文化自信和文化情怀融入了书法践行,用文化品格和文化情操演绎了艺术生命,展现了极其丰富多彩的书法性情和生活情景。她以文化自觉和文化凝聚提升着上海书法的整体水平,推动海派书法走向新的繁荣。从周慧珺先生的书艺风格、完美纯粹的人文理想和善良的生命态度中,我们洞悉了周慧珺书法的文化力量。

我看周老师的书法,可见一种经典的书法之美,有时是黑,看白又是另外一道文化风景,她的书法实践和探索启迪我们黑与白的结构不仅是平面的,也是立体的,黑与白的相守既完成了字的书写,也形成一幅作品的构成,黑与白的变化是虚与实的演绎,黑与白的睿智维系精气神,局部的黑白应融入整体的黑白布局,黑白当中有节奏,黑白当中走奔马,知白才能守黑,守黑才是知白,黑白相融,儒雅恬静。

张伟生(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周慧珺早年的书法更多的是帖学,她并不满足于这个,几十年的求书使她对书法艺术有了更完整更全面的理解,她追求的是传统精华,走出自己的道路,所以1980年代前后,她又临了很多北魏的碑,这对周慧珺注入了新的元素。她对中锋用笔的理解,对审美的极致追求,形成了个性化的书风。她说她进入中国画院以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探索,她写了各种书体,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漫长而痛苦的求学当中,逐步形成现在这种刚柔并济雅俗共赏的书风,从历史来说是承上启下的引领者和开拓者。

赵丽宏(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我跟周慧珺认识得很早,交往了30多年,有这样一个朋友我一直感到骄傲。周慧珺是一个苦难中成长起来的了不起的书法家,不仅仅是艺术界的骄傲,也是中国妇女的骄傲,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骄傲,也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骄傲。今天看展览,我有震撼的感觉,最近写的字15米宽,这种大字身强力壮的男人写也是很不容易,但是周慧珺70多岁的一个病弱女性,能够写这样的字,写得这么雄浑遒劲,中国文字那个魅力,全部在她的笔墨中被展现。我是看着她的书法轨迹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变化,越变越好。身体越来越弱,年纪越来越大,但是字写得越来越大气。我无法想象,周慧珺会拿着如此大笔在地下写如此宽的字,但是在晚年居然能这样,真是了不起。今天不想谈周慧珺的书法艺术,我想谈谈我跟她的交往,对她的印象。我怎么会认识周慧珺?第一次看到她的字是在上海南京路,文化大革命最热闹的时候橱窗里面贴出一张字,横写的。怎么会把这个字写得这么好看?那时候一点不了解她,后来1974年出版了周慧珺写的鲁迅诗歌行书字帖,那个时候春天还没有来,但它的出现仿佛是灰暗时代的一道闪电,我觉得把整个时代都照亮了。我买了五六本,除了自用还送人。我是文革结束以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大学里开书法课,为我们讲书法课的是翁闿运先生,也是周慧珺的老师,我就问她认不认识周慧珺,他说非常熟,然后就介绍认识了周慧珺。我第一次见到周慧珺是在北京路的老家,我的家离她很近,她就在一个没有光的地方写字,临遍了天下所有的帖。刚才大家都讲,她是一步一步成长为伟大的书法家的,今天由衷地向她致敬。

铸公(湖北省书协顾问):周先生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虽然她处于非常低调的状态,但是在任书协主席的时候,把海派艺术的振兴,做得很出色,体现了周先生的自信,对上海书坛的一种自信。周先生的身上,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人格,传统意义上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因为自身奋斗和时代命运同步,才有她激越的艺术风格。不光是周慧珺的艺术风格,也是时代的精神风格,所以说周慧珺是人民艺术家。

王德彦(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海派书法好多都认为是小家碧玉型,其实你看周先生的书法,非常雄壮,大气蓬勃。一个瘦弱的女性拖着病弱的身体写出如此雄壮悲壮的大字,让我非常感动,觉得这个人真的很厉害,有精神世界的追求。周慧珺先生的精神家园,我给她提出来“三重建构”:第一重就是抗疾病和社会抗争;第二重就是书法;第三个是她的收藏——她的收藏其实和她书法的精神家园建构是有关系的。

毕广亮(甘肃省书协会员):刚才有些学者提到,有些书家是以碑学面貌为主,有些以帖学面貌为主,周先生偏碑一点,今天看了她的书法作品以后,我觉得还是帖学的风范又加重了一点,而且各个时期的作品都非常丰富,所以说今天身临其境,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震撼。海派书法当中,她作为举足轻重的女性在现当代书坛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是有原因的,今天找到了原因,找到了答案,所以说不虚此行。

黄辉(江西省书协会员):我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不断新我”,这是费新我在86岁时候写过的一句话,意思就是塑造一个崭新的自己。我发现周慧珺先生和费新我之间有相似点,其中的一个相似点就是逆境中的“不断新我”:费新我文革期间右手残疾,后来改成左手练习书法,因为他和正常书写不一样,所以非常辛苦;而周慧珺先生也有行动不便或病痛折磨,所以在书法上的逆境也比较多,是在苦难中成长的书法家。费新我的“新我观”是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代表,“新我精神”的全面展示,无疑成了人们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原动力;周慧珺的丰富书法经历也无疑为“新我精神”注入了时代内涵。

徐正濂(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我曾经在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工作过十多年,有相对多的机会和周老师接触,我想说的“润物无声——从细微处看周慧珺的人格力量”。这里我仅就一些细微处谈谈周老师的人格魅力,纵观国内多省,不少书协主席竞争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往往是先提高自己的作品认可度,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主席的认可度高了,也可以说是该地书法振兴的标志之一。不过对周慧珺老师而言,在她担任书协主席之前就已经是名满天下的著名书法家了。她不会缺钱,但是不缺钱和不爱钱不追求钱还是有区别的,周老师可以说是将钱看得极其轻微淡薄,甚至可以说她有一种精神上的清高。那时候书协展览的评选,周老师大多数来参加的,她要亲自看看作品,尤其是年轻人的作品。书协按照惯例会发评选费,所有的评委都拿了,唯独周老师她不拿,谁也不敢提醒她拿,因为她要生气的。那时候书协经费少,中国书协领导到上海来住宿吃饭的正常招待费用,好多次都是周老师掏自己腰包的。后来拨款增加,协会自己也有了一些盈余,但周老师还是坚持由她个人招待。我们都记得,当年每次春节联欢会后要请全体书协工作人员吃饭,那都是周老师个人请客,她坚持不让用协会的公款,年年如此。这些事情她从来不说,她不希望我们这些知道的人到外面去说。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后,文联组织捐款活动,周老师捐了30万人民币,装在一个黑色塑料袋里,钱悄悄地拿来,人悄悄地回去了,毫不张扬绝不炒作。记得当时全国有多少书法家名气不及周老师的,很多只捐作品,然后说价值多少多少万,有某某集团买下,闪光灯一片,然后就是头条新闻。以周老师的书法水平和人脉、地位,找家企业买下几件作品号称多少捐款可以说全无困难,况且当时大家都这么做,都在法律范围内,但周老师坚决不同意,或者说完全不屑,一定要到银行取自己的存款。她说如果你们还要捐作品义卖我可以再写,但是捐款捐的一定是款。周老师为他人为社会捐款很大方,她自己的生活却很俭朴,衣食住行无不以简单实用为主。周老师的淡薄是性情自然淡薄,在生活中很随意,但是对书法却决不随意。那时候展览评选,不免会碰到一些有头有脸的熟人作品,作品如果好,大家都很愉快,自然没问题;但往往是有头有脸的熟人作品大多不好,如果大家现场不吭气,就会搞乱标准。在这时候,一般都是周老师出来做恶人,她会说,还是要拿下去。在书法文化上,周老师很认真,不惜做恶人,不怕做恶人。有的当事人不理解甚至觉得周老师太不尽人情,他们以为周老师会像其他人一样用评选做交易,那真是太不了解周老师了。

我不认为周老师有口才或者璀璨的文才,总之我不认为她具备所谓的领导技巧,但是周老师却享有那些具有流利口才和手腕的领导人未必具备的人格力量,而人格的力量更在手腕之上。周老师连任两届书协主席,我们大家都能同心合力,不能不说是被周老师的人格力量所折服。一个单位包括一个协会领导应该德才兼备,我以为德的重要更在才之上,有德者才能亲贤臣远小人,有德不愁没人干活。在周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一点。

周德聪(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我想周慧珺先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她书法普及方面对全国中小学乃至大学书法教育的贡献,早期她的大学书法教材是影响了很多高校的,我在我们那个学校使用了十多年这个教材,是周慧珺先生主编的,她对书法的认知本身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可以说在教材里面全面准确地阐释了书法文化和书写艺术之间的关系。上海这样一个特殊的区位,上海书法杂志的创刊,早期上海书法学会的成立,早期全国群众书法大赛的举办,在这样一个人文环境当中,可以说当代书法的觉醒在上海,然后波及到全国。第二个方面,她在自然而然的长期书写过程中,以自己对传统书法文化的理解,逐步形成具有周慧珺意义的书法线条,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启示,任何花拳绣腿和流行,都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第三个方面,她在书法上另一个贡献就是把实用和艺术的审美完美结合,深入人心,这样造就了她的受众非常普遍,她的知名度很高。她的这种雅俗共赏,这样一种品格,我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书法一定意义上是小众艺术,她却把书法写成了一个大众乐于接受的艺术,我认为这就是伟大的。虽然她很平凡,但是平凡的书写成就了伟大的艺术。

高军红(济源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我要谈的是相对微观的东西,就是谈一谈周老师的用笔,咱们在座的各位可能都有这样一个眼光,就是看到一幅字,把名字给遮盖起来不需要看第二眼,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谁的字,尤其是周老师的字,大家一看,一下就辨别出来了。这个就取决于周老师独特的用笔等很有特征性的一些方面。周老师的第一种用笔法就是刷笔,刷是什么动作呢,我们可以想像一下,用刷子刷油漆或者是清洗东西,这个动作就是气势连贯,节奏明快,但是我们看她刷得痛快淋漓,但这个刷和日常我们的刷有较大距离,少了刷的人情恣意和横冲直撞,是讲究规矩和变化的。周老师的刷字是在米芾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用笔的时候让毛笔在她的手中就如刚劲的刷子,时而横扫时而纵刷时而连绵直下,无所不及排山倒海,这是周老师比较特殊的笔法。第二种特殊的笔法就是荡笔,通过一些抖动让这个笔划增加变化,有的时候用笔紧一点,有的时候用笔松一点,就像荡秋千一样,忽然全力荡开,回的时候就不用力,周老师字的线条尤其是一些长的笔划,出现这样的现象比较多一些。第三个比较特殊的笔法是冗笔,冗笔是用尽全身力量把这个笔划写出来,但周老师写的字感觉并不是这样的,更多时候她的用法是箭在弦上但不发出去。周老师这三种笔法让我感觉到这是区别于其他人的比较独特的用笔特征,并且都是有来历的,这三家的字帖也是临得非常多的,但是她不是一味的继承,她是有所创造,并且对这三种笔法有新的发展,表现出更多的姿态更多的风神更多的逸韵,所以造就了周老师的刚健、汪洋恣肆这种特殊书风。周老师的用笔不是单纯地说笔法如何,它是有内涵的,不是从一家来的,有很多很丰富的东西。

杨庆(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大家知道,“笔笔中锋论”是沈尹默先生的书法思想,但其实有一定局限性,周慧珺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进行了质疑,她认为实际书写过程中是不是能做到笔笔中锋,从历代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看,是不是都用中锋写的?通过一些文献的论证,我觉得周慧珺的质疑是非常正确的,也是合理的。但是周慧珺对笔笔中锋论提出质疑的同时并没有否定沈尹默先生,而是对笔笔中锋论进行三个方面的补充,第一个方面是作新的解释,对那种比较偏执极端的思想,把它给说得不那么绝对。第二个是对偏锋概念的提出,偏锋概念主要是突出侧锋。第三点又把侧锋认为是中锋的一种,然后来解释这个笔笔中锋论,周慧珺在论证侧锋属于中锋观点的时候,逻辑是严谨的,论证也非常严密,是十分可贵的。周慧珺在知道笔笔中锋论有一定局限性的同时,并没有推翻沈尹默的观点,而是用补充的手法来弥补沈尹默的缺失,原因我想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希望追求真理,另一方面是想捍卫老师的尊严。我非常理解。

张五常(著名经济学家):我不是艺术家,我正式的职业是经济学。25年前跟周老师学书法,那时候我55岁,到今天也写了几十年了。周慧珺的字,线条处理得好,很明显用笔最好是周慧珺;我亲眼看到她写书法,她教我怎么结字,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我曾经帮她做了一个影碟看她怎么写,但是还是不如亲自看她怎么写来得好,我在学她写的方法,最重要是把线条搞好了,其他都是细节问题。学结字的话钢笔圆珠笔都可以学的。关于临字帖,你临米芾,一离开米芾你就写不出来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因为脱离是很困难的事情,你写得再像,一旦离开帖子写自己的话,就写得一塌糊涂。所以我认为临帖是要临的,但主要的还是要看多些艺术作品。西方的艺术作品也要看一看,中国的也要看一看,写的时候,一点一划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我认为书法是一种伟大的抽象艺术,是中国独有的,但是艺术上的哲理跟西方是没有什么分别的。我有幸遇上周慧珺,她免费教了我好多年,我主要就是看她怎么写。她非常有学问,各家各法都很熟,这是一个国宝级的贡献,周老师在这方面对中国的艺术是贡献很大的。

潘善助(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我想谈一谈“周慧珺对经典碑帖的学习与取法”。周老师作为我们海派书法乃至全国的领军人物,研究其书法人生的道路,就具体到:她是如何学习的,对我们后一辈人有哪些借鉴和参考的地方。首先列出周老师学过的碑帖,一共有77种,行书系列40种,草书系列8种,隶书系列5种,篆书系列2种……她开始写唐楷,之后学习了行书和草书,然后又回过来到了魏碑,所以我们现在看周老师的楷书以魏碑的面貌出现的,总是有行书的流动,这跟她的过程有关系。周老师并不是平均发力的,她学习的重点,首先是放在宋代以前的碑帖上,从5种字体看,行书与楷书是重点,草书次之,篆书和隶书再次之。一个人的精力必定有限,在涉猎面广的情况下总会有所侧重,我把她分为三个方面的过渡:早期的时候叫颜真卿的结构造型,是沈尹默的质地,因为在1960年代初的时候,沈尹默先生成立了上海中国书法研究会,同时举办了青少年宫的书法学习班,周慧珺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学员,可见当时的书法教育对于推动上海书法的制高点是非常重要的。到第二个中期的时候,其实在黄庭坚上面也花了很多功夫,大家看她作品集的时候一定能感受到她的章法,尤其是行书右边直的,左边是曲线行走的,就是黄庭坚的章法规律。到后面晚期的时候是实现了碑与帖的高度融合,所以现在看到的是非常刚强大力雄浑的,是因为碑的力量。周老师的书法,在风格演变上,用笔从细腻到粗犷,这又是辩证的。书法家某个意义上讲跟科学家很类似,一定要做大量的探索才能最后形成他的风格,周老师实现的书法风格,是由秀美到壮丽的变化。

李静(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我着重谈一下周老师书法的雅俗共赏。她认为雅俗是一种形态,书法艺术不是一体性的,她具有多元性、融合性,而综合才是极致,两个极端都不符合周慧珺的口味,正如她的为人处事一样,是偏向儒家中庸之道。雅俗共赏还可以从以下的例子来说明,1970年代以来,周慧珺出了很多字帖,可能书法家当中出字帖她应该算是最多的了,她的第一本字帖已连续十多版160多万册,1986年出版的《白居易长恨歌》字帖以及《千字文》楷书字帖也是一版再版,特别是1987年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古代爱国诗词选》行书字帖连续20多版……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引领意识潮流长达数十年,多么不易。常有“30年河东30年河西”之说,用来形容事物转换之迅速,周慧珺能够一直孜孜不倦地探索追求属于她自己的新境界,所有这些,决定了她的作品经久不衰。“雅俗共赏”好像一听不是特别高的,但是你能引领几十年潮流,我觉得这就是高的。周慧珺的意义在于,她在所处的时代里曾经碰上了书法最为寒冷的冬天,年轻的周慧珺在这个冬天里点了一把火——鲁迅字帖就是在书法界点了一把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把火的意义不同寻常。中年以后的周慧珺又遇上了书法有史以来最为火热的夏天,对于已经享誉全国、成为领军人物的周慧珺来说,任重而道远,她不善言词,不会说教和鼓噪,她是以艺术上人格上的独善其身来告诉人们,什么是传统,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在她心目中书法所应该具备的内涵。我可以肯定今后并且很久的将来,人们不会忘记曾经有那么一位奇女子在中国书法史上抹上过重重的一笔。

苏士澍(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周慧珺先生堪称当代书法复兴的先行启蒙者,更是新时期上海书法标志性人物,周先生怀揣着雅俗共赏,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把帖学和碑学互动融合,刚健雄强跌宕豪放的周式书法在淋漓墨色之中,也把海派传统的审美观念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这是周先生书法的审美特征。周慧珺先生是一个对中国书法的独特笔墨丰富形式深厚内涵都会心体验的人,挥写笔墨中的苦难与超越,行草著称于当代书坛,周慧珺书法创作从秀美到壮美,她的书法笔法娴熟和灵动超人超常,笔力的清秀可以说首屈一指。先生谋篇布局,跌宕起伏,一切尽在自然之中。周慧珺先生在步履艰难的痛苦中,以书法为生命的坚强意志,不但没有消沉,而且越加锐意探索。更加令人敬重的是,周慧珺先生成就斐然却谦逊过人,贴近大众,其人格和艺术魅力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是我们的书法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也希望这次展览能够搬到北京,能让北京的广大书法家看到周先生的笔墨精神。


推荐访问:仰仗 高高在上 姿态 高度 高级

热门排行

2023年党章全文9篇(完整文档)

党章全文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再次实现了党的历史性转折

大学生二十大的学习心得9篇(范文推荐)

大学生二十大的学习心得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

2022年最新社保补缴规定(全文)

社会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最新社保补缴规定,仅供参考...

2022年教育部初中生必读书目30本(全文)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更好的掌握外界的知识,去提高自己的谈吐以及能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部推荐初中生30本,希望能够帮到你哟!初中生必读书目30本1、《西游...

2023年度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想汇报3篇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想汇报拥抱新时代,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标定新方位,领航中华民族继续开创复兴伟业。党的二十大吹响了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自我评价意见12篇【完整版】

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自我评价意见本人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思想上先进,行动上先进,获得上级领导的好评和肯定。一、思想上思想上,认真学习党...

2022“牢记领袖训词,永做忠诚卫士”主题教育题研讨发言材料(共三篇)

0“牢记领袖训词,永做忠诚卫士”主题教育题研讨发言材料(共三篇)第一篇根据“牢记领袖训词,永做忠诚卫士”主题教育第一专题研讨交流安排,下面我简单汇报个...

2022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全文完整)

0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0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一年。深入学习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

2023年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15篇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敷衍应付走过场。对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存在认识偏差,认为民主评议党员无非就是“画个圈,打...

能力作风建设实施方案(全文)

能力作风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局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全面落实《关于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以发挥旅游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龙头作用,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