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翔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身居“礼仪之邦”,,,汲取“礼”之精华

| 浏览次数: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几千年来,礼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准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从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到孟子的“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再到荀子的“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儒家在对礼的执着追求中创作了许多有关礼的经典著作,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礼记》。

《礼记》之成书

要了解《礼记》的成书背景,需将历史的车轮推至西汉中期。当时,汉武帝在中央建立太学,从全国各地选拔优秀青年到太学学习,内容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其中的《礼》,也就是后世通行的《礼仪》,记载了中国古代15套礼,虽然内容涉及上到天子下到诸侯大夫等各阶层,但就其记载的礼仪种类而言还是很有限的,所以礼学家开始广泛地采纳当时所能见到的各种有关礼的记文,选抄一定的篇数,扩充《礼仪》的不足,以备朝廷议礼、制礼所用。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人的创作脱颖而出,他们就是戴德和戴圣叔侄。

郑玄在《六艺论》里曾记载:“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戴圣传《记》四十九篇,则此《礼记》是也。”由此可知,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不过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散佚了,到今天只剩下39篇。戴圣编选的四十九篇本《小戴礼记》完整地流传到今天,也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

《礼记》之作者

《礼记》既为选编之作,各篇作者何许人也便又成了学术领域一个难题。

《礼记》共四十九篇,其中《曲礼》、《檀弓》、《杂技》三篇因篇幅较长而分为上下篇,因此实为四十六篇,这四十六篇《记》文或单篇流行,或收录在儒家弟子的著作中,各篇作者不一、写作年代不同。班固注说:“七十子后学所记也”。唐人陆德明在其《经典释文·序录》里指出,“《礼记》者,本孔子门徒共撰所闻以为此记,后人通儒各有损益”。梁启超认为,“《礼记》为儒家者流一大丛书”。由此可见,关于各篇作者和写作时代,学术各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人王锷著《<礼记>成书考》,对此问题考辨颇为翔实,可资参考。

《礼记》之内容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是一部先秦、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其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义,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礼记》包含四十九篇《记》文,约九万字,内容广博、繁杂,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祭祀、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

一、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主张

《礼记》产生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社会混乱无序、动荡不安。重建政治秩序、确立积极的社会理想便成了思想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于是百家争鸣,各派学者纷纷提出独特的治国方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儒家弟子将希望寄托在了“礼”上,希望通过重构礼乐制度来整合礼乐文化,建构新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秩序。于是,在《礼记》里不乏对建构理想社会的政治主张。

何为理想社会?孔子这样阐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段文字通过对夏代以前原始社会的描述,展现了一幅令人向往的美好图景。孔子又说,这样的社会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由此可见,小康社会是儒家社会理想的现实目标,在“天下为家”的社会特征基础上,儒家力图通过礼制维持社会的稳定。

为了实现“大同”、“小康”这样美好的社会理想,儒家学者们竭力宣扬以礼治国的思想。《礼记·大学》篇指出,要想达到“平天下”的理想,必须由修身开始。强调“以修身为本”,也就是强调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建立明德,一个人不能脱离内在的道德修养去建功立业,这鲜明地反映了儒家“内圣而外王”的政治特点。当然,已在位的君主更要注重德行方面的修养,“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长民者章志、贞尊仁,以子爱百姓;民致行己以说其上矣”,君主的德行直接影响到为臣者的言行,进而影响这个国家的道德风貌,因此,在上位的人更要身体力行,时刻以礼规范自己的行为。

关于治理国家的办法,《礼记》独具特色的地方在于,它力求根据“礼”的规范明确规定君主应该做什么,比如《月令》一文就是希望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特点提出每个月君主应实行的政令和不应实行的政令。按照阴阳五行之说,春天的特点是“生”,所以天子应该“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以顺生为行政准则;夏天的特点是“长”,所以要劳农劝民,修习礼乐;秋天的特点是“杀”,天子要选士厉兵,讨伐征战,修正法制,主城修仓等;冬天的特点是“藏”,不但要处理丧葬之事,还要准备年终祭祀。这一思想不仅强调了行政事要遵循自然法则,更突出了遵循礼法规定的特征。

二、秉承天道的礼学思想

由《礼记》的创作目的,我们不难想象出,解释礼、阐发礼是该书的核心内容。作为一部礼学经典,《礼记》不但解释了礼的含义、作用,更向后人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礼仪,为我们了解先秦时期的礼仪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资料。

《礼记》认为最原始的礼产生于饮食行为,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了最原始的祭祀活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礼文化不断发展丰富,逐渐有了一套完备的体系,以致西周时在礼学思想的指导下社会稳定,人民安居。由此可见,礼有着重要的作用,概括来说有三点。

其一,“礼”是人类与动物区别的根本标志。“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曲礼》上);“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冠义》);“礼义者也,人之大端也”(《礼运》)。这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成为人,最根本的不同就是人有一套依据道德仁义而制定的行为标准。一个人如果不遵循这样的标准,那么即使他能说话、会走路,也与鸟兽无异。

其二,“礼”规定了人类社会的秩序。“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曲礼》上)“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哀公问》)由此可看出,礼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礼就不能正正当当地崇拜神明;没有礼便不能分别谁是君长谁是臣下以及贵贱长幼的辈分;没有礼也就不能区别男女父子兄弟的亲情以及在婚姻上社会上彼此之间的关系。

其三,“礼”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礼”在治理国家的作用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道德教化。《礼记》的核心思想是礼治主义,即要求统治者在政治实践中通过对礼乐制度、礼仪规范的广泛推行,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和国家政治的稳定。先秦儒家主张从伦理道德入手,充分发挥道德精神善化民心,通过礼乐教化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除此之外,《礼记》尤为重视丧、祭二礼。因为丧、祭二礼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结构、血缘关系以及与其相应的思想观念。因此,《礼记》对丧制、丧事、丧服等内容有着详细的记载,当然《礼记》中还记录对冠、婚、燕、射、朝、聘等礼仪的介绍,可谓是一部经典的礼学大全。

三、尊师重道的教育理论

对教育的重视是儒家学者一贯秉承的重要思想。在《礼记》中,《大学》一文的开篇便指出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明自身的光明之德,在于亲爱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至善的境界。正是因为对教育的作用有着如此之高的评价,许多学者尽其一生只为寻找那最高的教学理念。在《礼记》中,对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等思想的阐述集中在《学记》一文中,虽然对于今人来说很多文字佶屈聱牙、晦涩难懂,但是很多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仍然适用。

(一)关于教育目的和作用

《礼记》继承了儒家教育思想的传统,认为教育与政治紧密相连,教育是政治统治的工具,因此在《学记》里有这样的描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段话明确地提出教育具有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在儒家学者看来,统治者要想实现统治,一方面要教化于己,使自己拥有较高的道德水平以实现德治;另一方面要教化于民,提高百姓的道德修养以维护社会稳定。

(二)关于教育原则

《礼记》对教育的重视首先体现在对“尊师重道”的提倡。《礼记·学记》中明确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前面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要想使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基本的要求莫过于对教育的尊重了,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能否更好地实现其职能是教育发挥作用的前提,因此对教师尊敬是发挥教育功效的先决条件。

除此之外,《礼记》还提出了“教学相长”这一重要的教育思想。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只有通过教别人,才能发现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尚未弄懂;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才能努力上进,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才能发奋自强。在今天的教育中,这一思想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三)关于教育方法

《礼记》中提出了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朴实而有效,无不体现着古人的教育智慧。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在这里,《学记》将使教育成功的方法总结为四点:“豫”就是预防,在学生的错误想法还没有露出苗头时就加以禁止;“时”就是把握时机,在学生正好处于可以教导的年龄而给予教导;“孙”就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施教;“摩”就是切磋琢磨,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学记》强调,作为一个教育者,不仅要知道教育成功的方法,还要知道学生会犯哪些错误,《学记》里同样将学生的过失总结为四点,即“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针对学生这四种过失,教师要做到“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做到扬长避短,补偏救弊,帮助其改正。

《礼记》中还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和诱导。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引导而不强迫,鼓励而不压抑,启发而不说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探究、自我领悟。

当然,《礼记》中也有一些不合现代时宜甚至是糟粕的思想,比如强调建立在亲亲、尊尊基础上的等级制度,宣扬男尊女卑等等,这些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甄别,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荐访问:礼仪之邦 身居 汲取 精华

热门排行

2023年党章全文9篇(完整文档)

党章全文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再次实现了党的历史性转折

大学生二十大的学习心得9篇(范文推荐)

大学生二十大的学习心得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

2022年最新社保补缴规定(全文)

社会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最新社保补缴规定,仅供参考...

2022年教育部初中生必读书目30本(全文)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更好的掌握外界的知识,去提高自己的谈吐以及能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部推荐初中生30本,希望能够帮到你哟!初中生必读书目30本1、《西游...

2023年度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想汇报3篇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想汇报拥抱新时代,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标定新方位,领航中华民族继续开创复兴伟业。党的二十大吹响了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自我评价意见12篇【完整版】

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自我评价意见本人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思想上先进,行动上先进,获得上级领导的好评和肯定。一、思想上思想上,认真学习党...

2022“牢记领袖训词,永做忠诚卫士”主题教育题研讨发言材料(共三篇)

0“牢记领袖训词,永做忠诚卫士”主题教育题研讨发言材料(共三篇)第一篇根据“牢记领袖训词,永做忠诚卫士”主题教育第一专题研讨交流安排,下面我简单汇报个...

2022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全文完整)

0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0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一年。深入学习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

2023年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15篇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敷衍应付走过场。对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存在认识偏差,认为民主评议党员无非就是“画个圈,打...

能力作风建设实施方案(全文)

能力作风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局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全面落实《关于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以发挥旅游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龙头作用,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