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翔文秘网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党史四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汇编二十一篇

| 浏览次数:

党史四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精选汇编二十一篇
       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自觉坚持人民立场、践行群众路线,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才能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强大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建功立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四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精选汇编二十一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1. “四史”学习既推“陈”又出“新”

  2. “四史”学习要用好“3+”学习模式

  3. 把握“四个维度”深悟党史办实事

  4. 从“四史”学习中汲取“三气”

  5. 从学习党史中感悟“三种力量”

  6. 党史学习教育应做到“知、好、乐”

  7. 读懂学史明理背后的“三重逻辑”

  8. 感悟“四史”中的精神力量

  9. 内化“四史”于心‍外化“三学”于形

  10. 品读党史学榜样 ‍涵养精神启新程

  11. 上好“四史课”必先备好课

  12. 学“四史”涵养初心‍聚“三力”担当使命

  13. 学党史‍争做“三先干部”

  14. 学党史:“路”远迢迢‍“心”向往之

  15. 用“新”推进“四史”宣传教育取得成效

  16. 用好党史这面“明镜”

  17. 在“四史”学习中砥砺“四心”

  18. 在党史竞答中悟奋斗的青春

  19. 在学史知史中悟初心明初心守初心

  20. 找准学史崇德的“精神坐标”

  21. 执党史之“笔”绘就基层干部“画像”

  ‍

  “四史”学习既推“陈”又出“新”

  ‍郎艳鸽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四史”蕴含了无数近代中国发展的“财富密码”,是我们汲取奋进智慧、凝聚奋斗力量的精神宝库,如何从四史中“寻宝”“解密”,需要我们运用正确学习方法和提炼手法,从“四史”中推“陈”出“新”,学以致用。

  ‍坚持读原著学原文,续写事业发展新篇章。原著最真实,原文最解意。党员干部领悟“四史”真谛必须坚持从原著原文入手,沿着源头读,顺着真意读,不断章取义,不偏听偏信,学深悟透,从“四史”中汲取思想认识养分,夯实政治理论基础,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要把读原著学原文当作日常生活习惯,平常要经常读,困惑时要记得读,前行中更要坚持读,读完有思,思完有所得,反复论证,不断从“四史”中提取前行的动力、做事的方法、行事的准则。用原文原著过滤思想认识杂质,纠正思想认识误区,敢于用正确的理论知识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思潮。积极运用理论“宝藏”指导实践生产工作,用所学的各项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开展对照检查,全面拔高政治站位高度,找准行事方向准度,把工作做扎实,续写事业发展新篇章。

  ‍坚持走实地看实物,谱写经典传唱新华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幅员辽阔的中国遍布党革命事业留下的印记,“四史”学习不光要从书中学,更要结合实地实物学,“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参观红色胜地,感悟红色精神;重走长征路,体验长征苦;再登首创之船,重温首创伟业。行前人的路,炼后人的心;明前人的心,炼后人的行。重温那段壮怀激烈的革命岁月,重燃心中尘封的奋斗初心,用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点燃心中的力量,用瓦窑堡的漫天黄土沉淀躁动之心,在这大好河山中感受力量、感受伟大、感受信仰,继前人之足迹,谱后世之华章。

  ‍坚持记嘱托忆荣耀,践行初心使命新征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幸福的现在离不开前人的奋斗,数不清的荣耀背后更有数不清的血泪故事。“四史”就是“故事集”,就是“往事录”,前人的故事后人续写,前人的嘱托后人践行,翻翻故事,忆忆往事,时刻提醒自己:“吃水不忘挖井人,乘凉不忘栽树人。”揭开荣耀背后的使命,牢记嘱托背后的初心,深化初心使命的认同感、责任感,背负起初心使命,砥砺前行。不忘来路,不惧前路,用嘱托明确前进的方向,用荣耀坚定前行的脚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努力践行,奋斗再出发,方能不忘党恩、不负党情,不愧前人、不愧当下。

  “四史”学习要用好“3+”学习模式

  裴亚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我们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全社会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四史”学习要用好“3+”学习模式。

  ‍“领学+督学”,让学有所依。一方面要做好“领学”,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履行好政治责任,不折不扣地抓好“四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发挥“领学”作用,先学一步,学深一步,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带领全党上下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另一方面要做好“督学”,根据学习方案计划挂图推进,在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做好督导指导工作,确保党中央部署要求落地落实,确保“四史”学习教育稳步推进。

  ‍“战时+平时”,让学有所得。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拖沓懒散是阻碍党员干部前进的拦路虎、绊脚石。《尚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而无患。”当前我国疫情通过全民防控治理,虽然已经得以有效控制,但面对全球疫情依然不能麻痹大意。我们可以把“疫情”比作“战时”,实际上“疫情”和“平时”并不矛盾,只是学习方法不同而已,切不能为了应急而放弃了基本。同理,“平时”要有“战时”紧。党员干部要常将“平时”当“战时”,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将“四史”学习内容、学习计划落实到“平时”,在学习方法上结合“战时”,在做到全员参与的同时确保党员干部学有所得。

  ‍“线上+线下”,让学有所感。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要将“四史”学习与基层党建活动相结合,采用“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开展学习教育,最大限度地拓宽“四史”学习的维度,提升学习质量。党员干部要利用线上学xxx台深入学习、自觉学习、持久学习,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强化责任担当,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基层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还要向各支部发送“四史”学习书籍,开展“开卷有益”红色经典诵读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从经典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开拓前进的决心和信念。同时创新宣传载体,开拓宣传渠道,开辟“四史”知识专栏,定期向党员干部群众推送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中的真实故事。

  ‍知往鉴来,不忘初心。党员干部要在“四史”学习过程中不断汲取力量、坚定信仰,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把握“四个维度”深悟党史办实事

  ‍何珍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真抓实干、务实为民的历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岳阳市政府办公室准确把握“四个维度”,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强大动力和智慧经验,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保持“高度”,周密组织谋划。先后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中心组研讨学习、机关支部书记会议,研究部署“我为群众办实事”相关工作,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研究确定了民生实事督查督办、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助力乡村振兴、高效服务便民、帮扶困难群体等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层层传导压力。从活动部署、实施、督导等各个方面,坚持“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把关,并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列入2021年度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动员机关各支部聚焦“服务大局”办实事、解难题,多个途径、多种方式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

  ‍站稳“角度”,深入调查研究。切实将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一线、深入下属单位、深入工作服务对象,通过实地走访、集体座谈、民意调查、信访渠道等调研方式,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面向基层广泛征集“办实事”事项意见建议,因地制宜制定推进岳阳楼区吕仙亭街道恒康花园老旧小区改造、湘阴县新兴社区主干道功能性提质改造等23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办党组成员带头办好一件以上群众“急难愁盼”实事,机关各支部积极响应,集中解决一批重点民生诉求问题、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形成一批典型成果,确保各类实事项目落实落地、早见成效。

  ‍强化“力度”,主动担当作为。在制定和实施项目清单的基础上,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过硬举措,变“问题清单”为“销号清单”。如:制定推行10条“爱老”举措,在全市13个县市区、6个市直分大厅全面推广生效;以岳阳楼区为试点逐步推行“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试点以来共受理各类诉求40218件,办理满意率90%以上,大幅提高群众和企业诉求办理效率和质量;全覆盖式精准督查督办重点民生实事,推动2021年19件省级实事项目、11件市级实事项目稳步推进、落地见效;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整21个政府部门的81项行政权力事项,公示30个部门的196项行政许可事项和34个部门的568项公共服务事项目录……通过一批管长远、见实效的实招硬招主动担当作为,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提升“温度”,用心服务群众。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切实将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办好,处处体现为民温情。如:热线办接到市民投诉反映青年中路平安超市旁一私人加气站无证经营,第一时间向楼区城管局派发工单并派人现场督办,迅速解除安全隐患;机关党委动员党员干部组建“红色志愿队”,在交通秩序引导、道路周边卫生维护等工作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周边社区和群众营造文明和谐的生活氛围;各党支部常态化开展“双进双联”活动,看望慰问一线劳动者、“五老”代表、烈士遗属和困难党员等群体,传递组织温暖;旧改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围墙修复、下水管网改造、停车场扩建、屋面修缮清理等事项,全力推进政府机关大院旧改项目,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行动将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四史”学习中汲取“三气”

  ‍赵学伟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重要文章《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当深入学习“四史”,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从“四史”学习中汲取“三气”。

  ‍汲取深入基层之地气,永葆为民服务之初心。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践行群众路线,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内心,学习“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的精神和品质,不仅要写得一手好文章、更要深入农村、深入基层群众,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主动关心人民群众的琐事、急事、难事,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多用群众的视角看问题、用百姓的语言讲道理、用科学的方法解难题、用谦和的态度办实事,做到身上有土、脚上有泥、心中有光。

  ‍汲取百折不挠之锐气,永担繁荣复兴之使命。重温党的百年峥嵘岁月,红军四渡赤水、激战腊子口,爬雪山、过草地,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英勇无畏、顽强奋斗,为我们党和人民作出了无数贡献,靠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干劲、拼劲、闯劲。党员干部更要敢于迎难而上、直面困难,将“昂扬进取、精益求精”贯穿于工作之中,面对工作中的“疑难杂症”“顽症痼疾”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锐气,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真抓实干的作风,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汲取锐意创新之勇气,永续高质量发展之征程。抓创新就是抓未来,谋创新就是谋发展。回望改革开放历程,40多年来风云变迁,深刻影响着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则是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始终的精神品质。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党员干部要把好“创新关”,对待工作既要“深思熟虑”还要“独具匠心”,切实强化创新意识,勇于开拓进取,积极挖掘整合地域资源,坚决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畅通“产学研用”的转化渠道,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扎实助力乡村振兴,确保我国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从学习党史中感悟“三种力量”

  朱俊红

  ‍6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文章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百年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液、清醒剂。党员干部要积极追寻党史足迹,把握党史规律,坚持“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做到“强学”“笃信”“躬行”,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在历史回望中感悟真理力量,做到“强学”增慧。百年党史凝聚着党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经验和真理力量。毛泽东同志说:“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学习党史,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在党史中深刻理解党执政兴国的客观规律,继承党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从烽火硝烟的革命故事、百废待兴的创业故事、风雷激荡的发展故事中,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方法,进一步解放思想,守正创新,以“思想突围”引领“行为突破”。要自觉对照党的发展实践和成功经验,把业务工作、岗位实践放到大局大势中去思考谋划,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不断提升实践能力、攻坚本领。

  ‍在忠心赤胆中感悟信仰力量,做到“笃信”立心。百年党史承载着无畏的忠心赤胆,书写着忘我的奉献精神。从革命时期“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视死如归,到建设时期“愿以身许国壮河山”的爱国爱党;从改革开放时期以“托孤”的方式立下生死状的无私无畏,到新时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历史担当……一代代共产党人,用奉献和牺牲诠释信仰力量,用青春和生命书写绝对忠诚。学习党史,就是要从革命先辈奋斗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不移向党看齐、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矛盾问题敢抓、歪风邪气敢管、重大任务敢上,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头脑清醒、心眼明亮、立场坚定、敢于亮剑。

  ‍在苦难辉煌中感悟奋进力量,做到“躬行”植根。百年党史既有民族独立、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也有“左”倾激进冒险机会主义、右倾保守投降主义的挫折教训。井冈山时期,国民党军队反复进攻和严密封锁,我们党就是在这样极为艰险的处境,带领人民不畏强敌、不畏艰难,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取得了多次反“进剿”、反“会剿”的胜利。学习党史,就是要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为奋进新征程、推进新发展,汇聚磅礴力量。要从党的历史中学到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学到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信念,做到在困难矛盾面前敢于担当,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斗争。

  党史学习教育应做到“知、好、乐”

  ‍张潭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及学习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登高望远,目光无所阻隔,理解无所障碍,此为第一境:知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废寝忘食,沉迷其中,此为第二境:好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翻山越岭,却发现早已柳暗花明,此为第三境:乐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亦要达到“知之”“好之”“乐之”三种境界,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择优精读,深翻细阅,做到我要学。“知之”就是“知道”,知道如何学习党史。文学著作的阅读分为三类,一是精读,二为泛读,其三仅供翻阅。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历程和理论研究著作,经过了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值得花时间深学细学。《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四本党史学习的“配套书籍”便可以搭建起党史学习的“四梁八柱”。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奋斗历程就浸透在这四本书的纸上。书籍不去阅读就只是一堆积灰的废纸,翻开封面、精读目录、通读全篇便是学习党史的第一步。按序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风雨历程、历代领导人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观点及评论,达到翻阅与启发相结合便是学懂党史的第二步。以朴实通俗的语言、准确无误的史料对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进行自我阐释,便是学透党史的第三步。常翻常看,常看常新,方能知之。

  ‍寻觅红踪,感同身受,做到我想学。“好之”就是“喜欢”,喜欢从党史中明其理、谙其道。要了解党史,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单靠“平躺”的书籍未免略显单薄。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在现场式教学下,来一场沉浸式体验,让党史教材“立起来”“活起来”,是对党和国家一路走来最全面的补充。通过“探寻一段红色记忆、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聆听一段红色故事”等方式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事迹陈列馆中、专题播放馆、革命旧址馆等“代入式”情景再现中,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百年党史本身就是一本需要细细阅览的史诗巨作,将自己置身于不同阶段的时代之中,才能参悟其内涵。

  ‍观照现实,知行合一,做到我爱学。“乐之”是“乐趣”,将践初心担使命作为人生乐趣。党史学习教育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这就要求我们将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党史融入日常。聚焦惠民利民,在民生工程上做文章;聚焦防疫防灾,在安全监管上求实效;聚焦法治德治,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等系列活动。在践行党员义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中,清醒认识到“我是谁”;在解民忧、纾民困后回看群众满意度时,深刻认识到“为了谁”;在听民意、集民智中拜群众为师,时刻认识到“依靠谁”。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党史学习教育绝不是纸上谈兵的枯燥之事。从学史明理到学史力行,就是一个知识不断转化为能力,而又在工作中时刻验证所学所知的过程。在细细品读党史的同时,更是让我们锐意进取,继续写好第二个百年篇章!

  读懂学史明理背后的“三重逻辑”

  ‍黄绍增

  ‍百年党史是一本记录我们党由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的成长日记,也是一段记载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学习党史,就是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学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三个基本道理,从纵横交错的理论、历史、现实中抓住“理”的本质,读懂其中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方能于虚无迷雾中廓清真相,在乱云飞渡中找准方向,在走好属于新时代的征程中,看清走过的路、选准当下的路、走好未来的路,开创中华民族新的历史伟业。

  ‍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读懂学史明理的“历史逻辑”。历史逻辑是对过去了的实践活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概括,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近代以来,为了改变国家被殖民、被欺凌的遭遇,各种政治力量接连尝试救国,但都以失败告终。唯有中国共产党,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不但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还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中国奇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和历史依据,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我们要读懂这其中的历史逻辑,从百年征程的苦难和辉煌中、曲折和胜利中,搞清楚我们党为什么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方能理解中国共产党“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初心,也才能领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响彻中华大地的昂扬旋律和根本共识。

  ‍在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读懂学史明理的“理论逻辑”。理论逻辑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之上、扎根于历史实践土壤之中,是对历史逻辑的反映和理解。鸦片战争之后,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无论是洪秀全“扶清灭洋”的农民战争、康有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的维新变法,还是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辛亥革命,事实证明,这些主义在中国统统行不通。十月革命炮响送来的马克思主义,以其强大的思想魅力、巨大的实践伟力,给救亡图存的中国提供了全新选择、指明了正确方向,让建党初期只有五十多人的中国共产党,在每一个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都能看清大势、认清自身,从而把握规律、赢得主动,让新中国改天换地、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直至取得今日之历史性成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源于其蕴含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光辉,我们要读懂其中的理论逻辑,让马克思主义继续闪烁真理光芒,在当代中国“一直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读懂学史明理的“实践逻辑”。实践逻辑包含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之中,二者统一于实践逻辑,唯有与当下的实践、发展了的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党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造,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的发展史,从诞生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发展具体实际相结合,无论是艰难奇崛的革命、还是扭转乾坤的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成就、去年的疫情防控壮举,无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著优势的淋漓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在于其同时流淌着马克思主义基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我们要读懂这其中的实践逻辑,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继续走好自己的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康庄大道上不断扭转危局、开创新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中,让当代中国“风景这边独好”。

  感悟“四史”中的精神力量

  ‍王守峰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党员干部要深悟“四史”内涵,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感悟“四史”中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挺身而出。无论是“红枪白马,巾帼英雄”赵一曼、“抗联英雄,民族脊梁”杨靖宇,还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舍身为国,永垂不朽”的董存瑞,无数英雄人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尊严,为民族独立、国家解放毅然决然与敌人斗争到底。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要认真感悟这种斗争精神,并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工作成效。在基层岗位工作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面对各种错综复杂、困难重重的状况,党员干部要勇于与问题矛盾作斗争,深挖问题关键点,并从根本上解决,为人民排忧解难。只有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里,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在推动群众工作、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斗争精神必不可少。

  ‍感悟“四史”中脚踏实地的发展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初期的土地革命,到“一五”计划的重工业优先发展;从沿海经济特区的开放,到“互联网+”模式的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克勤克俭,为改善人民生活奋斗不息。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完成了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粮票、肉票、布票、油票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这种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发展精神,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兢兢业业、稳步向前,切勿好逸恶劳、好高骛远。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一以贯之的奋斗初心,党员干部要积极努力,勤询问、勤跑腿、勤总结,杜绝“纸上谈兵”,从实践中谋真知。

  ‍感悟“四史”中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天下之事,无新无以为进。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上,还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创新上,都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充分展现。所谓创新,并不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精神内核,结合前辈们的工作经验,从老路中谋新路,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敢想敢干。如今正值“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党员干部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杜绝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工作方式,积极发挥创新精神,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进行开创性发展,充分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内化“四史”于心‍外化“三学”于形

  ‍张秀菊

  ‍百年深耕砥砺奋进,百年接续勇开新局。回首党的百年历程,始于红船,敬于信仰,合于实践,久于为民。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应学习党史汲取养分,赓续血脉肩负使命。河北省乐亭县税务局将“四史”学习贯彻始终,积极打造党委领学、情景促学、行动践学“三学”模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以“党委领学”,把握“思想之舵”,铭记党史。以上率下,带头深学。“一把手”带头学习党史,压实先学先行责任,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头雁作用,制定学习方案,建立学习联动机制;专题党课,督辅导学。围绕“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促进纳税服务质效提升”这一主题,为党员干部讲专题党课,并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由党委成员任辅导老师、由业务骨干任小组组长,以“督导+辅导”的模式促进青年学习;线上线下,双向共学。线上在党史学习教育交流群每日更新“党史上的今天”,转发“习近平讲述党史故事”文章;线下发放党史学习书籍,开办“青年党史学习兴趣班”,开展“双爱·双争”活动,鼓励青年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业务本领。

  ‍以“情景促学”,补足“精神之钙”,锤炼党性。依托红色资源“沉侵式”学习。利用李大钊纪念馆、李大钊故居等红色资源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大钊精神”“清明祭英烈”“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组织税务干部体验式教学,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开展支部联建“互动式”学习。乐亭县税务局社保和非税支部联合县人社、医保部门相关支部开展共建活动,成立支部联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推动社保费征缴关联业务深度融合;组织日常测验“竞技式”学习。利用线上答题、现场问答等方式灵活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活动,积极组织税务干部参加全国税务系统线上党史知识竞赛,以考促学,鼓舞税务干部回顾峥嵘岁月、铭记红色历史,激发爱党爱国热情。

  ‍以“行动践学”,牢筑“信仰之基”,锻造党风。“一对一”帮扶,为困难学子助学筑梦。由党委委员担任辅导老师的7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对应帮扶7名家境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积极组织捐款并选派代表走访慰问,送上助学金及生活必需品;“点对点”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选派业务骨干成立“助企服务队”,通过线上推广政策、发布办税流程,线下现场走访、主动问计问需的方式,使得普惠性减免直达;“面对面”推送,让惠民政策温暖民心。组织税务干部走进蔬菜大棚,为辖区广大农户送去了最贴近生产生活的政策服务;走进冀东退役军人创业基地,与退役军人深入沟通,认真了解创业孵化基地纳税方面的痛点、难点,及时给与政策指导。‍

  品读党史学榜样 ‍涵养精神启新程

  ‍吴卓衡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风帆正劲朝前迈。

  ‍初心如磐历久弥坚,长风破浪谋新篇。

  ‍回顾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从开天辟地、救国于危难之际,到改天换地、缔造新中国,到翻天覆地、谱写改革开放新章,再到震天撼地、迈进新时代新征程,一路荆棘载途,玉汝于成,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执着坚守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意志,历经百年中国共产党仍以一种昂扬的姿态披荆斩棘、阔步前进着,继续书写新时代新征程的美丽华章。在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广大党员干部应当认真从百年党史中学习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向榜样看齐,涵养“九种精神”,汲取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力量,永远跟党走,方能搏击长空、乘风破浪,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品读百年党史,领悟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民族精神。一寸山河一寸血,五星红旗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如今灯火里的强大中国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正是因为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对党绝对忠诚,领悟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民族精神,党才有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在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同敌人进行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爬雪山,过草地,付出了巨大牺牲。长征途中用生命和鲜血凝聚起来的这种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在疫情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中,正是因为中国人民和无数党员干部敢于斗争的大无畏气概,担当实干、攻坚克难,坚决克服了疫情影响,夺取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党员干部更应当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民族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以百折不挠奋斗的坚毅品质奋勇搏击,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汲取榜样力量,引领拼搏精神、实干精神、奉献精神。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榜样,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燃灯校长”张桂梅,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无儿无女却心系上千名孩子,把对党的信仰嵌入灵魂,主动投身偏远艰苦地区的建设和发展,用生命教书育人,照亮了大山里1000多名贫困学子的未来,用坚韧执着的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谱写出教育脱贫的红梅赞歌。“火场英雄”于海俊身在祖国最寒冷的地方默默坚守32年,始终以拼命诠释使命,以实干创造实绩,带队扑救林火12次,执着奉献直至最后倒在了挚爱的林海,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誓言,诠释了“我的追求是青山常绿,家园更美”的深情告白。“当代愚公”毛相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靠苦干实干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靠执着坚守铺就幸福生活道路,立志改变全村贫穷闭塞面貌,历时七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八公里长的“绝壁天路”,正是这种不甘贫穷、自立自强、担当实干的精神彻底改变了下庄村“行路难”的现实条件。榜样是精神,更是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真实的事迹足以鼓舞人心,正是有这样一群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人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播撒汗水,才有我们如今的岁月静好。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英雄,只有默默付出的平凡人,平凡人却蕴藏着不平凡的能量,他们展现了共产党人为了党的事业不断努力奋斗,忘我工作,不怕牺牲的精神和不忘初心的坚守,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学习榜样,更要争做新时代的“榜样”,脚踏实地、立足自己的岗位,以实际行动为我国的改革发展助力。

  ‍学习先进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劳动模范作为时代领跑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用自己的劳动,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写下了绚丽的篇章。于延安时期形成的劳模精神,是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树立、奖励与宣传、学习劳模的运动中孕育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即“勤于劳动、精于业务、敢于斗争、善于创造、乐于奉献”,激励群众向劳模学习、向劳模看齐。进入新时代,劳模精神在千千万万个劳动者中赓续传承,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班长廖志斌扎根电力生产一线,始终坚守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以一颗精益求精、矢志创新的匠心守护着万家灯火,逐步成长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旗帜。无数的劳动模范们用坚韧和耐心,诠释了这个时代的责任担当,用智慧和勇气,诉说了这一路的攻坚克难。“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党员干部的内心诉求。推动我国全方面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更需要奋斗在各条战线的所有劳动者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执着专注、一丝不苟,从而在自己的岗位上活出自我、干出精彩、铸就精品,共同建设现代化美好中国。

  ‍岁月悠长,山河无恙。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风雨,历经洗礼,但留下的是永恒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永远跟党走是不可撼动的初心与信仰,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拿出冲刺势头,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好“四史课”必先备好课

  周敏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党员干部要上好每一堂“四史优质课”,充分激发大家学习“四史”的兴趣,让“四史”的学习成果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纵横联系、融汇贯通起来,以提高综合能力,真正促进“四史”学习目标的实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党员干部要想上好一堂“四史课”,就得精心备好课。我们要坚持关心爱护“学生”,坚持钻研“四史”教材,积极探索灵活的“四史”教学法,力争备好“四史课”每个环节,完美展现“四史课”价值的魅力。

  ‍找准“四史”教学出发点,以对“学生”的热爱实现有效的“四史”教学。广大人民群众是“四史”学习的“学生”,我们要坚持群众的主体性,深入了解群众,真正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力量,把“四史课”上好、上实,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放下架子,以人民为中心,从内心深处热爱人民群众,走家入户了解群众的情况,对群众的急难愁盼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人民是党的根基,注重群众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四史课”的意义,我们要以坚定的思想信念和强大的实干担当彰显对人民群众的情怀,带领人民群众汲取“四史”的智慧,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正确深刻地把握“四史教材”,以清晰的知识结构掌握历史规律和本质。只有吃透“四史教材”,才能明确目标、突破重难点,做到心中有目标、讲中有重点,形成清晰的“四史”知识结构,进一步深入领会“四史”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含义。我们要通读“四史”,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细读“四史”,掌握“四史”学习的知识点、重难点、思想精神点,明白“四史”的内涵和外延;要精读“四史”,把“四史”的价值目标与“育人”紧密结合;要真正吸收“四史”的精髓,把实用的“四史教材”变成有用的“学材”。

  ‍创造性开展“四史”教学,以开拓创新的精神营造活跃的“四史”学习氛围。我们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勇于标新立异,有效整合“四史课”的资源,创造性地使用“四史教材”,让“四史”教学更加鲜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成为“四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我们要紧紧围绕“四史”学习的重点,时刻把“四史”学习的精神内涵贴近群众现实生活,采取生动的方法,做到灵活安排,在掌握“四史”内容的基础上拓宽实际运用的新领域,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需要,真正实现“四史”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学“四史”涵养初心‍聚“三力”担当使命

  ‍林慧灵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站在百年节点回望来路,研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体悟其中传递的力量、积淀的厚重、昭示的梦想……作为接过历史接力棒的年轻一代,我们更应该汲取历史的经验,坚守朴素的初心,坚定前行的方向,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在学习“四史”中把握正确导向,提高政治判断力。登高望远,方能掌握方向;明辨大局,才可顺势而为。毛泽东高瞻远瞩,准确引航导向,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凭借着过人的判断力为实现长征战略转移打下基础,为遵义会议召开创造条件,积蓄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强大力量。邓小平举旗定向,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带领中华民族完成“富起来”的历史跨跃。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大势,精准分析研判,领导反腐败斗争、脱贫攻坚战,提出“两山”理论、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崛起的大国实现了“强起来”的梦想。逐梦前行,首在把舵导航;攻坚克难,更需引领力量。我们学习“四史”,就是要在百年历程中明辨正确道路,坚定正确方向,形成正确判断,从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在学习“四史”中深入思考钻研,提高政治领悟力。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要真正做到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就必须深信学无止境,善于思考钻研,这是取得学习实效、提升本领能力的根源。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领导干部提出要求,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在“四史”学习中深刻领会前辈的治国理政经验智慧,并通过加强思考履践促进学习成果转化,持续提升政治领悟力,切实把上级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好。

  ‍在学习“四史”中永葆奋斗初心,提高政治执行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承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自百年深处走来,共产党人初心如磐,为民这一主线贯穿始终。从帮助群众解决最根本的土地问题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实行“厕所革命”到建设“美丽乡村”,从提出“放管服”改革到实现“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人民有所呼、有所需,党中央必定有所应、有所行。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在学“四史”中厚植人民情怀,坚定奋斗初心,弘扬传承好“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传统作风,以为民之心谋事,以敬民之心干事,倾己之力帮助群众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让心中的深情在基层沉淀。

  ‍立足历史转折的关头,身处奔腾不息的时代,作为年轻一代,当知史而行,以史为鉴,熔铸初心于复兴伟业,担责力行开时代新局!

  学党史‍争做“三先干部”

  ‍朱兰

  ‍当前,全党上下正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党的一百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勇担新时代赋予的重任,争做敢于先想、勇于先试、善于先成的“三先干部”。

  ‍坚定理想信念,敢于先想,为前行提供思想指南。党的一百年就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艰苦卓绝探索的一百年。无论是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人民于水深火热努力探寻救亡图存的出路,还是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又或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不懈探索实现的一个又一个壮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想信念是行动的力量之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党员干部要既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又要敢于先想,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不畏浮云遮望眼”,要敢于打破传统,多思考、多谋划、多创新,不固步自封,不守旧不前,为前行指明方向。

  ‍坚持躬耕力行,勇于先试,为理论奠定实践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干部既要敢于先想、为发展和前行擘画蓝图,又要敢于先试、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将蓝图变成现实。要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躬耕力行,用实干苦干去实践、去开创全新的局面。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党员干部要主动担当作为,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去抓落实,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展拳脚、有所作为。“自古成功在尝试”,不要惧怕未知和失败,要将所学所知运用于实践之中,在尝试中不断调整、不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为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不惧艰难险阻,善于先成,在攻坚克难中立新功。百年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离不开党员干部在各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退缩、不闪躲,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自身所处的领域锐意进取、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不断创造新成就。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迎接新挑战。要紧盯目标任务,发扬斗争精神,艰苦奋斗,甘做俯身为民的“孺子牛”、埋头苦干的“老黄牛”、敢为人先的“拓荒牛”,发扬钉钉子精神,把“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当作座右铭,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一线,全面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努力成长为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烈火真金”,用优异的成绩书写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学党史:“路”远迢迢‍“心”向往之

  漆凯旋‍ 周华玲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蔚然成风。党员干部要以史鉴今,坚守“初心”不忘“来时路”、淬炼“匠心”走好“脚下路”、保持“信心”照亮“未来路”。

  ‍读懂党史,坚守“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不忘“来时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学党史是在重温历史中树牢为民情怀。不学党史,不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的艰辛,不知劳动妇女的肩膀架起了可供穿梭的“桥梁”,不知悬崖峭壁上一锤一锤凿出的“天路”,不知如磐初心的坚守是“鱼水情深”的生动演练。要在全面系统学党史中感悟初心使命,在持之以恒学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结合实际学党史中厚植为民情怀。以“学不深透不放过、学不精通不罢休”的韧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精华,把理论学习化作一心为民的力量,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读通党史,淬炼“千锤万凿出深山”的匠心,走好“脚下路”。“初心不忘,方能回答时代之问;匠心守之,才能给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学党史是在重温历史中汲取理论精华。党员干部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不怕吃苦,勇于攀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坚持问题导向,联系普遍关注的问题,解决思想上的疙瘩,增强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力量。不盲目学,不开“空头支票”,注重实际,融入群众,把为民服务作为检验成果的“试金石”。讲好党史故事不是目的,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大力发扬“孺子牛”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到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中来,耐心倾听群众的心声和诉求,力所能及为群众解决一些急难愁盼的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放心事。

  ‍读透党史,保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信心,照亮“未来路”。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学党史是在重温历史中树立豪情壮志。回首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从风雨飘摇的“小小红船”到国富民强的“巍巍巨轮”,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的光辉奇迹。回顾百年党史,我们深知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锦绣的今天洒下热血,成千上万的革命英雄为繁荣的今天献出生命。时代潮起浪涌却创造了百年荣光,百年辉煌的背后是褴褛筚路。“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新时代党员干部要读透“教科书”,补足“营养剂”,接住历史“接力棒”,走好新一代人的长征路,开新局、谱新篇,昂首迈进新征程,赓续新辉煌。

  用“新”推进“四史”宣传教育取得成效

  ‍李小平

  ‍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历史经验、历史规律。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如何助推“四史”宣传教育取得成效,我们要用“新”丰富拓展内容载体,在学习宣传、实推实干上下功夫。

  ‍借力“新形式”,宣传“全覆盖”。近日《觉醒年代》成为年轻人的追剧风向标。“‍当代中国的新青年,我以为应该有六个标准:‍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等一句句振聋发聩的台词让无数网友为之“打call”点赞。要借助新载体、打造新平台、借力新形式,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等最大限度地拓宽“四史”学习的维度,丰富学习渠道,满足社会大众随时随地学,让社会大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明责,感悟“四史”力量。

  ‍立足“新需求”,学习“深层次”。要紧扣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在提高学习教育针对性上下功夫,使“四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真正发挥好“四史”教育资政育人的作用。要突出全域开展、突出重点群体、突出基层导向,推进“四史”宣传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网络,立足基层实际创新“文艺+理论”的宣教模式,切实引导青少年等重点群体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以学史见初心,凝聚党员干部和社会群众的思想共识,增强各领域人士为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开创“新思路”,实干“出成效”。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习“四史”要在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在提升工作能力上勇争先,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见实效,通过以学促行,将学到的知识、掌握的规律、把握的发展态势转化为迎难而上的前进动力、创新实干的战略定力、回报社会的责任担当,把为民办实事做出时效,推进“四史”教育走深走实。

  用好党史这面“明镜”

  ‍甄红博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文章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各地区创新学习形式、丰富教育载体,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为。同时更要认识到,以史为镜、以史明志并非一时兴起,党史学习也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真正沉下心,用理论武装头脑,结合岗位和实践,放眼将来“一锤接着一锤敲”,将学习成效“敲响”“敲实”,真正实现在真学实干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提升“精准滴灌”的质量标准,避免知识“一揽子”。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她”的百年跨度、精神宽度以及内涵广度是当代党员干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尤其是对基层党员干部而言,不论是对党史进行宏观把握还是微观研究,首先要厘清脉络,把握节点,切忌大水漫灌、走马观花。要结合行业特色和岗位特征,进行分众定策、靶向教学。党史宣讲要摒弃“一稿走天下”的错误模式,统筹师资力量,合理配备资源,在机关、高校、企业、社区针对不同群体实现宣讲对象化、分众化,提升学习教育感染力和吸引力。发挥好手机“口袋书”作用,将党史“随身携带”。学习强国、灯塔党建等APP的党史知识精炼通俗、方便阅读,是见缝插针学党史的最佳“利器”。此类APP可针对使用者的年龄、职业等信息分类推送党史知识,实现线上“精准滴灌”。

  ‍激发“此事躬行”的学习实效,切忌开会“一屋子”。许多地方为求得学习教育实效广开思路创新方法,然而有的地方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存在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现象,往往满足于开长会、读报告、拍照片,虽做足了“面子”,却忽视了“里子”。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在作怪,没有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各级党组织要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增强学习的灵活度,对党内方针政策“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勇于承认自己的本领盲区、知识空白,勤于差缺补漏,以党史长河和时代大潮为镜,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里探寻规律、总结经验。紧密结合岗位工作实际,精准把握历史的精神实质,增强对岗位工作的预见性、敏锐度、研判度,避免按图索骥、囫囵吞枣。在学史力行中主动求变,创造性地将历史经验、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规划和举措,以实干、实践将计划部署转化为实效、实绩。

  ‍永葆“枝叶关情”的为民真心,力求受用“一辈子”。共产党人的百年奋斗源于一颗颗火热的赤子之心,游走于党史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这本厚重的教科书深刻回答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如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用小船划出来的渡江战役,历史充分说明无论是在风雨如晦中摸索进行道路,还是在危难时刻校准改革航向,亦或是在关键之时挑起国之脊梁,人心是决定历史走向的强大力量,人民是中国发展崛起的最大底气。同时也侧面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时代之问。“我为群众办实事”正是本次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载体,要在畏民、敬民、爱民中守住民心。群众利益具有具体性和指向性,获得感和安全感是“办实事”的最基本要求。党员干部要切实疏通群众在医疗、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最现实的痛点、堵点,切实消除群众在农村综合改革、扶贫战略、乡村振兴等惠民政策中的盲点、难点,用贴心、细心、知心换来群众的“暖心”。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站在“十四五”开局的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学习党史、国史当做一场思想洗礼,扑下身真学真思真干。唯有如此,方能在党史明镜的百年光辉中坚定信念、大步向前。

  在“四史”学习中砥砺“四心”

  ‍王攀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指出,要把握“四史”宣传教育内涵,注重内容上融会贯通、逻辑上环环相扣,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把学习党史和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系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

  ‍永葆为民初心。纵观百年党史,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壮大的每个历史阶段,都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这条主线,人民是根基,人民是血脉,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必将寸步难行。学“四史”,就要深刻领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哲理,深刻把握人民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出发,一切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目标。要在学习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中获得启迪,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来滋养初心、践行使命,站稳人民立场,涵养为民情怀,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化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增强历史耐心。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尊重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规律,用大历史观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与“势”,找准新时代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足以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学“四史”,就要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逻辑,弄懂其中内在的紧密联系,增强对历史的客观规律性认识,善于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经验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的新矛盾新挑战和各类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从“四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历史耐心,准确运用历史思维,正确认识历史方位,坚定“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自信,朝着目标坚定航行。

  ‍保持赤胆忠心。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忠诚于信仰、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的。正是这样的忠诚,让无数革命志士甘于抛头颅、洒热血,在逆境困境中杀出一条条血路;正是这样的忠诚,让无数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勇于拼搏、勇于攀登,在艰苦环境中闯出一条条新路。学“四史”,就要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品质,以先辈先烈为镜、以反面典型为戒,坚定理想信念,一身正气、表里如一,做老实人、当实干家。要传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永远保持一颗赤诚之心。

  ‍坚定必胜信心。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百年来,我们党从成立初期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拥有9100余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从弱小到强大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慷慨激昂的胜利史。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同志哪怕身陷囹圄,依然坚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彰显了共产党人斗争到底的决心和革命必胜的信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从历史中走来,我们对风险和挑战并不陌生,对奋斗和胜利更不陌生,一代代共产党人之所以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凭借的就是无比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学“四史”,就要读懂中国共产党的“制胜密码”,认真学习其中伟大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锻造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品质,面对风险和挑战时迎难而上、愈战愈勇,不停地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新征程上保持必胜的信心,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历史功绩。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斗志,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在党史竞答中悟奋斗的青春

  ‍钟懿

  ‍近日,《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热播,并引发广泛关注。节目将党史知识以“互动竞答”、“纪录影像”、“歌舞朗诵”和“五星挑战”等形式展现出来,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更激励广大青年坚决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感悟奋斗的青春,为新时代贡献磅礴力量。

  ‍学史明理,在“互动竞答”中感悟真理,体会“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真谛。在一道道丰富多样的竞答题目中,以点带面地学习到百年党史知识,让广大青年从党的历史中进一步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广大青年就是要从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实践中牢固树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认识,充分理解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体会“真理的味道”,汲取战胜一切困难的奋进力量。

  ‍学史增信,在“纪录影像”中坚定信念,树立“少年心事当拏云”的理想。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不惜为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一大代表邓恩铭用30岁的年华书写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华丽篇章,“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生命诠释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重温党史故事,就是让广大青年在红色故事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断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要立志做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和坚定践行者,不断深入学习,坚决抵抗住“四种危险”,经受住“四种考验”,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学史崇德,在“歌舞朗诵”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的爱国情怀。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国家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要学习袁隆平“把饭碗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的忧国忧民;焦裕禄“治三害,为人民”的无私奉献;钱学森“排除万难,报效祖国”的爱国热忱。以炽热的爱国情怀积极投入到新时代的工作之中,将爱岗敬业作为爱国的具体表现,立足基层一线,常与群众谈谈心,做到知其之所难、解其之所困,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学史力行,在“五星挑战”中扛起使命担当,心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奋斗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北斗卫星的研发团队中、抗击新冠疫情的医疗队伍里、抗洪救灾前线的战士中,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扛起大旗,冲锋在前,他们勇立时代潮头、勇担时代使命,谱写了一曲无悔的青春赞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就是要勇于扛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敢于挑战新长征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勇于在奋斗中磨砺意志,敢啃最硬的骨头,勇挑最重的担子,善接最烫手的山芋,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做起,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在学史知史中悟初心明初心守初心

  ‍邱有昆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文章指出,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人们深入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史知史中深刻理解和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艰、担当之要,自觉做到悟初心、明初心、守初心。

  ‍以史为镜,在学史知史中悟“初心”。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就无法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无法迎来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就无法迎来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没有其他方向可以选择,没有其他路径可以取代。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是历史所赋予的,是人民群众所期待的。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回望过去,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攻克一个又一个“娄山关”“腊子口”告诉我们,只有以史为镜,认真学习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弄明白我们党从哪里来,才能弄懂我们要到哪里去,只有搞清楚我们党的初心起源,才能领悟到初心带给我们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以史明志,在学史知史中明“初心”。每一名党员干部,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都有着不同的初心与使命。俗话说,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求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百年党史,在走心中入心,在学思中内化,在实践中升华。真正学深学透各阶段党史,才能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党的宗旨,保持共产党员的初心。因为只有学史知史,才能让我们基于历史的大视野和大逻辑,把握百年党史的各类“知识点”,才能让我们能透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思想、历史影响等,更好地洞悉过往、明理立身,以此形成科学、正确、系统的历史认知观,从而更好地厘清历史脉络,洞察历史真相,汲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启迪昭示未来,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以史力行,在学史知史中守“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正是由于我们始终在感悟历史中坚守初心,在砥砺前行中勇担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然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就告诉我们,学习百年党史,我们既要打牢“学”的基础,学出信念如磐的忠诚。更要强化“做”的举措,做出人民满意的成效,最终将学习党史落在实践中来。党的百年奋斗史,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牢牢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我们才将无往不胜!因此,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自觉坚持人民立场、践行群众路线,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才能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强大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建功立业。

  找准学史崇德的“精神坐标”

  ‍丛中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可见,学史崇德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深入学习党史,进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那么,“学史崇德”中的“德”究竟指的是什么?

  ‍此次青海之行,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这里的“德”,就是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大德、公德、品德,恰恰构筑起了“政德”的三个方面。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德”的外延很广,但本质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所崇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行医有医德,为师有师德”,则从政必有政德。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做官,因为做官是干事创业、服务人民的重要途径。焦裕禄是官,他鞠躬尽瘁,在兰考灾害面前挺身而出;谷文昌是官,他心里装着人民,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孔繁森是官,他一生节俭,离世前身上仅装有8元6角钱。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百年党史是一部“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史,无数共产党人用伟大精神铸就伟大壮举,用伟大壮举诠释伟大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是要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砥砺对党忠诚的伟大信仰,就是要在赓续红色血脉中诠释奉献人民的伟大精神,就是要在对标先进榜样中严守克己奉公的思想作风。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加强政德建设,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成事之要,是党员干部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立场、站稳奉献人民的群众立场和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史崇德中找准“精神坐标”,绘就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图谱”。一是要强化理论武装,熟读党史著作,熟知党的创新理论,重温入党誓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引前进方向;二是要始终将对党忠诚摆在首位,爱党、向党、敬党、为党,经常把“为谁当官、为何当官、如何用权”等问题摆在心里、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中去;三是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人民,更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职责。

  执党史之“笔”绘就基层干部“画像”

  李早立‍ 潘攀

  ‍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读懂学深党史“教科书”,发扬革命精神、公仆精神和廉洁精神,立鸿鹄之志,务惠民之实,系风纪之扣,绘就无畏、担当、干净的基层干部画像。

  ‍以革命精神立鸿鹄之志,勾勒“无畏轮廓”。“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有志向的人,才能干事业。不满15岁的小英雄刘胡兰被害前大呼“怕死不当共产党员”,以死明志。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基层干部要自觉传承革命精神,以史明志,树立远大志向,胸怀远大目标,勇于扎根条件艰苦的项目建设一线、乡村振兴前沿、疫情防控重区、抗洪抢险关口,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用舍我其谁的精神不畏艰苦,用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攻坚克难,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成效作为最大功绩,用实际行动写好党和人民认可的满意答卷。

  ‍以公仆精神务惠民之实,填涂“担当底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基层干部要担当务实、埋头苦干、少说多干。朱德曾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访贫问苦,形成调研报告,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反观一些干部身处基层,却不好好抓住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的机会,将“务实”停留在嘴上,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务实”就是务惠民之实,而非形式之虚。要少些锦上添花,多些雪中送炭;少些高谈阔论,多些责任担当;少些后知后觉,多些预研预判,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至高点”,时刻牵挂群众安危冷暖,真心替群众解“急难愁盼”之事,以自己的“辛劳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以廉洁精神系风纪之扣,刻画“干净细节”。优良的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邓小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给老乡二送烟叶钱,赢得了群众的尊重与信任。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不拘小节,终酿大祸”,量变的累加终将导致可怕的质变,“苍蝇”“老虎”等贪官不一而举。大贪巨贪最后不过是个财物保管员。基层干部要发扬清正廉洁的优良传统,以“清廉榜样”为标杆,以“反面教材”为警戒,时刻系好“风纪扣”,提醒自己严守廉洁“底线”、不越纪律“红线”,不得以权谋私,保持头脑清醒,抵御社会诱惑,当好为服务人民的“勤务员”。




 


推荐访问:二十 党史 史学

热门排行

党史学习的背景4篇

党史学习的背景4篇党史学习的背景篇1中国共产党仅仅依靠人民,带领新中国迈过一道又一道坎坷,取得一

2023年学习党章11篇

学习党章这次党章修改,体现全党意志,符合时代要求,顺应党心民心,非常及时和必要。党章修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必将为全党在新的历史...

党史小故事50字范文(通用3篇)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

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活动方案(全文完整)

“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大力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爱岗和敬业奉献”的工作热情,不断推动各项...

党员活动日方案 2022年学党史主题教育“党员活动日”实施方案

2021年学党史主题教育“党员活动日”实施方案以学党史主题教育为契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总结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总结自中央决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及中共广元市朝天区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

党史学习读书笔记13篇

党史学习读书笔记13篇党史学习读书笔记篇1学习党史,是为了不忘初心。从1921到2021,时间跨

党史学习教育七个重点内容7篇

党史学习教育七个重点内容7篇党史学习教育七个重点内容篇1大家好!细读中国共产党党史,我深感当

开展党史教育学习实施方案6篇

关于开展党史教育学习实施方案根据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以及省市委印发的通知》要求,现就组织开展党史

党史故事《抗疫英雄张定宇》演讲稿

党史故事《抗疫英雄张定宇》演讲稿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参加“薪火传承映初心,百年党史大家讲”活动。今天我要讲的是抗疫英雄张定宇的故事。00年的春节本应是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