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翔文秘网 > 读后感 >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3篇【完整版】

| 浏览次数: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1  福柯的《规训与惩罚》追溯自16世纪以来法国刑罚方式的转变,司法观念及心理学、精神病学、法医学、建筑学等学科的发展如何影响到刑罚的执行:先是示众的宣示专制君主威权的残忍灭亡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规训与惩罚》读后感3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3篇【完整版】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1

  福柯的《规训与惩罚》追溯自16世纪以来法国刑罚方式的转变,司法观念及心理学、精神病学、法医学、建筑学等学科的发展如何影响到刑罚的执行:先是示众的宣示专制君主威权的残忍灭亡生命的处罚方式,随着资产阶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变为较为人道的对人身体监禁与苦役,对人灵魂的改造;接着转化为对人身的监禁与对精神的规训。在此书中福柯旨在通过剖解刑罚,以此做为角度来分析权力的存在方式及实现,从“消灭生命”到“规训”方式的转变及实现反映的是社会的经济、知识发展带来的转变,与此同时增长的是控制社会的微观权力的无所不在,是控制个体的“层级管理、规训与检查”的密网无一人能逃脱,这沿袭了他自《疯癫与文明》以来的对“理性”的反思:即启蒙时代以来,专制王权被打倒,人是否获得更多的自由?理性的知识是否赋予人类以自由,或者是更多地为权力所用?现代的权力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

  每个人谈到福柯此书,多会谈及他主要应用的是的“谱系学分析方法”,望文生义,我对此最初的理解是认为福柯在追溯自16世纪以来的刑罚史的源流及发展,确实,福柯运用了这样一种历史分析的方法。然而谱系学另有含义,只是尼采和福柯的谱系学有不同,(引文)“尼采所谓的“谱系学研究”的涵义在其《权力意志》一书中有所涉及,其意义盖是“从道德史、词源学、心理学乃至生理学、病理学的角度剖析道德偏见的起源”,……据福柯的所谓“谱系学”理论,这种分析方式对真理进行了解构,认为真理的被发明往往具有偶然性,而其背后往往是权力在运作,甚至是一种利益计算。”(引文结束)这足以谱系学并非是要找出事物的起源,而是要找出事物的本源,即事物以何种形式呈现,在福柯的眼中,“权力”是社会运作的基石。因此我们能理解福柯在此书的开头即先举对达米安的肉体残暴处罚,再列举福歇“少年犯监管所”规章,在对肉体的残暴消灭到规训,再敞景式中心监狱这大型规训机构的产生之间,起引导作用的是政治与经济代价的计算——如何以最少的代价实现权力控制,而权力是社会存在的基石。在第三章“规训”中福柯分析权力的产生、权力实施的技术、策略,有令人不寒而战栗的论述。“一种新的权力‘微观物理学,自17世纪起它们就不断地向更广的领域扩展,似乎要涵盖整个社会。那些有很大扩散力的狡猾伎俩,那些表面上光明正大而实际上以居心叵测的微妙安排,那些羞于承认屈从于经济要求的机会或使用卑劣诉强制方式的机制——正是它们在现代历史的开端造成了惩罚体系的替嬗”;“没有必要发展军备、增加暴力和进行有形的控制。只要有注视的目光就行了。一种监视的目光,每一个人在这种目光的压力之下,都会逐渐自觉地变成自己的监视者,这样就可以实现自我监禁。”第四部分以大量篇幅叙述累犯如何产生,监狱对消除犯罪无功,反而造就更多累犯(书中翻译为过失犯),但为何社会还容忍监狱呢?是为了“分割”,是为了适应工业社会的要求对人群进行“有用”“无用”“有害”“无害”的分割。无须引用及谈论更多,我们已经可以知道此书在描述人如何被忽视、如何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日益增长的知识的帮助下被权力——通过无所不在的“纪律”在学校、军队、工厂及所有社会组织控制,甚至于知识本身也是因应权力的需求进被创造,再被应用去强化规训。这权力远胜带有契约性质的法理上的政治权力,法理上的权力我们只需不去触犯即可,而将人进行位置的分割、行为的规训、检查的微观权力,却将主体消灭,变成社会控制网中的一点,在这类权力关系中,即无行使权力的主体,也无权力控制的主体,因整个社会即是权力运行的体制——人身空间的切割、固定,教育对思想的塑造、对行为甚至身体姿势进行规定的纪律,权力无所不在,整个社会通过“规训”成为“监狱”,主体在规定的空间、规定的时间、以规训的动作进行自我的驯服,无路可逃。然而权力的目的并不只是压制,而是“产生”——微观权力对主体驯服,是致力于以更少的经济及政治代价为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提供合适的工具,产生更高的效率、更多的效益。因此在福柯的眼中,现代社会与17世纪的社会并无本质的不同,只是统治方式不同,只是统治技术、权力机制的进步。

  在福柯分析微观权力的背后,反映了他对理性的不信任,因为以理性为基础的知识的发展被用来分割、规则、检查人,从而抹去人,他概叹“人之死”,主体不于有精神的自由,精神因规划而与肉体合一成为驯服的工具。这也是福柯的“小写的历史”的历史观的体现,他对历史的目的、规律这类宏大命题表现得不信任,注重人类的历史现在性,注重表现人的实际经验与实践,尤为注重于表现人与物,与他人,与自已的权力关系,并在这样的辐射中找到“人”。在这样的密网中,人何以获得自由?何以自我救赎?这谜底或许永远不能解开,或许可以,因为福柯已经为我们指出人的`处境,接下来,群众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从这被分割的、充满监视、检查的权力网中获得*。

  福柯的这一分析方法,我们或可用以来分析当代社会弱势群体如何被多数、被强势的经济权力、被主流的价值观而“监禁”,如女性,如同性恋等,这或是福柯的用意之所在。然而谱系学强调无“目的性”,这样的实用主义的理解,或者误解了这位天才。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2

  《规训与惩罚》一书是作者福柯站在刑罚方式和形态演变的角度,对权力本源以及其运作方式的探讨和剖析。起初我认为正是由于人类文明的进步、道德水*的提高,才使得残忍的消灭生命的惩戒方式逐渐转变为较为人道的身体监禁和苦役,直至转而成为对人类精神的规训和灵魂的改造。但通过对本书的研读,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人类是如何通过权力机制的构建,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权力的控制。文章所阐释的内容绝非让我们回顾历史、忆苦思甜,而是为了冲破“理性文明”的思想禁锢,以批判的视角试图还原权力最真实的面貌,并时刻提醒人们权力机制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梦魇,即使它的形式已经面目全非,但类似的“发明”总有其功能的延续。

  福柯善于采用历史分析法和谱系学分析法,在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之下,强调的却是万般变幻归一处。文章中通过酷刑、惩罚、规训与监狱四个部分来讲述现代监狱体制形成的历史,而开篇直接将1757年谋刺国王路易十五未遂的罪犯达米安执行五马*死刑的实况记录,与1850年一所监狱的日常作息表进行前后比照,详细地描述了刑罚惩戒机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所产生的历史剧变。正是因为从身体的破坏到身体的改造、从赤裸的暴力痛苦到隐蔽的驾驭驯服、从正常行为与越轨行为的并处到两者之间的区隔,让制裁的客体由肉体折磨改为了心理拷问,并导致刑罚强制力与科学知识、权力技术以及包括强制劳动在内的社会化教育等因素交织在一起。显然,犯罪的暴力程度与惩罚的严厉程度呈现的是成正相关的发展趋势,暴力程度的减弱、经济发展需求的加强,让人类懂得“诛心”的妙用,学会用“规训”来制服人的肉体和灵魂。

  “规训”意为规训化训练,是指近代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权力干预技术。规训通过对精神和肉体的改造来消除人类犯罪心理和暴力行为,从而使其屈服于权力,为权力所用。值得一提的是文中讲到的“全景敞视监狱制度”其实来自于边沁的“全景敞视建筑”:“四周是一个环型建筑,中心是一座瞭望塔,瞭望塔有一圈大窗户,对着环型建筑。环型建筑被分为许多的小囚室,每个小囚室都贯穿建筑的横切面。各囚室都有两个窗户,一个对着里面,与塔的窗户相对,一个对着外面,能使光亮从囚室的一端照到另一端。然后,所需要做的就是在中心瞭望塔安排一个监督者,在每个囚室关进一个疯人或病人、一个工人、一个学生。通过逆光效果,人们可以从瞭望塔的与光源恰好相反的角度,观察四周囚室里被囚禁的小人影。这些囚室就像是许多小笼子、小舞台。在里面,每个演员都是茕茕孑立,各具特色并历历在目。”全景敞视监狱制度实则是企图采用最经济的权力技术设计,让非常少的人手来控制大量的囚犯,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借助心理威慑实现无人的自动化控制,以此来训练出俯首帖耳的人们。这种大型规训机构的产生正映射出的是权力的集中,资源的优化,以最小的政治经济代价,换取最大的权力控制范围,辐射最多的待规训对象,这是权力机制利益计算后的自然产物。

  本书旨在透过刑罚揭示权力的本质,回顾历史并非为了追溯起源,而是为了对权力机制的分析更加鞭辟入里。首先,微观权力已渗透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能涉及各个领域,以不同的形式、具体的内容、多样的技术,影响着人们的地位、行为和言语。正如我们可以看到的,当代的学校、军队、兵营、工厂一定程度上都与监狱彼此相像,这正是“纪律”这种惩戒权力全面渗入的结果,也即福柯所说的“规训社会”的来临。其次,权力关系的构建,让其成为了动态的、可流动的网络。人们在权力机构中地位相互交错,相互制约,没有谁拥有绝对的权力,而是通过层层的网络关系又滋生新的权力。正如文中提到的“层级监视”就集中体现了权力关系网络的形成及影响。其并非简单的监视与被监视,支配与被支配的单向关系,而是负有监督任务的人员又无时不受到监督而成为被监督者,分层监督的纪律形式使这种关系权力得以真实地运作起来。再次,权力具有临时性和不确定性。从权力网络中就可以推断出权力不可能永久的、集中的由某一人或某一机构所拥有。每一个人都只是权力关系中的一个点,他既可能是权力的实施者,也可能是权力的实施对象,权力没有唯一的、既定的主体,但正是因为权力的这种特别属性,让权力的实施者越多,权力效应所影响的范围就越广。最后,权力的主动性和生产性,体现出了其积极的一面。现代权力机制是在权力相互冲击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和手段的改造而产生出了各种的社会效果,不单是禁止、驯服和统治,它让生产付诸于实践。

  福柯一直致力于挖掘出众多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通过写作来传达出他所想要表达的现实问题,刺破人们为理性所包裹着的幻想泡沫。本书对围绕惩戒机制和规训手段进行探讨,延伸出权力的本源以及权力机制的运作模式,让读者可以以更多元化的视角来重新解析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3篇扩展阅读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3篇(扩展1)

——《惩罚》读后感作文3篇

《惩罚》读后感作文1

  无意之中,我翻开了《青年博览》。

  随手一翻,我看到了《惩罚》。

  呵呵,惩罚,惩罚谁呀?怎么惩罚呀?为什么要惩罚呀?

  我的脑袋里不由地浮起一串问号,迫不及待地想解决。二话不说,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文章是这样写的:

  史密斯先生有五个孩子,有时招人喜欢,有时却又让人烦透了。一天史密斯先生刚回到家,发现屋子里乱七八糟,于是,就叫来了五个孩子,准备惩罚他们。

  他叫来托米,托米虽然把新闹钟给拆了,但是他只是想知道它的指针为什么会不停地走,并且又把它组装好了。托米想知道一件事情的原因,这很好,所以史密斯先生不准备惩罚他。

  他叫来吉姆,吉姆虽然把玻璃杯摔了,但是他只是想证明伽利略所说的: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同一高度同时落下,会同时着地。吉姆的探索精神令史密斯先生很高兴,所以也不打算惩罚他。

  最后,史密斯先生叫来了威廉,儿子威廉笑着拉起了史密斯先生的手说:“爸爸,您应该奖励我,我今天什么事情呀没有干!”但是史密斯却严肃得对儿子说,他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那就是浪费了一天的时间,所以他要惩罚他!

  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一句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我们现在正是最适合学习的时候,但是我们又浪费了多少时间?现在的学生,有多少沉迷游戏,有多少不误正业?我们总是对自己说,我们还小,以后的日子还多着呢!学习的机会还多着呢!但是我们何尝想过,那些浪费了少年时间的人,不都是一些长大后没有出息的人呢?我们又何尝想过,你发了一天的呆,可能对你来说没什么,但是这些时间你足足可以看一本优秀的.文学读物,或者是去解决一个数学问题,这远远要比白白浪费一天要好的多!

  岁月不等人,如果你浪费了时间,就要遭到别人的惩罚,遭到上帝的惩罚!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3篇(扩展2)

——读《规训与惩罚》有感 (菁选3篇)

读《规训与惩罚》有感1

  关于米歇尔·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其书主要是通过探讨西方十七世纪以后刑罚的历史变革,以及展示西方政治权力从王权到资产阶级权力的变迁。作者米歇尔·福柯是二十世纪法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福柯把曾《规训与惩罚》称为他自己的第一部著作,由此可见这本书在他心目中的特殊地位。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监狱的诞生,可知福柯终其一生都对监狱抱有强烈的兴趣。

  在这本书里,福柯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历史上那些惩罚的场景,让我了解到了公开处决的血腥残忍和现代监狱的阴森可怖,讲述了暴力用各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施加在人的身上,有些段落甚至让我不寒而栗。随阅读的深入,根据福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了监狱作为一个现代政治机构和制度是如何出现,和其相较于王权时代,监狱的惩罚方式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及监狱这个制度出现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我主要讲的也是我所了解到的这些与感悟。

  首先是现代监狱制度的产生,现代监狱制度的产生最明显表现就是罪犯的处置,由公然的惩罚转变成了用规训的方式进行惩罚。在前面提到,《规训与惩罚》的副标题是监狱的诞生。监狱制度的诞生,也正是我理解这本书的主要线索。在本书一开篇,福柯就仔细描述了。刺杀国王的罪犯达米安,在巴黎广场上遭受五马*的处决现场。书里面这种对于公开行刑的描述比比皆是。

  在王权的时代,公开处决是常见的惩罚犯罪的方式。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是残忍的对待犯人的身体。其次是公共展示的戏剧性,处决往往被安排在当地的广场或者教堂前,让人群能够在这些地方聚集。最后是惩罚的主体和对象都是显而易见的,作为惩罚的主体的刑具和刽子手会具体的出现在刑场上。而作为惩罚对象,犯人的血肉之躯承受着酷刑带来的痛苦,在刑场上不停的哀嚎。

  之后,随着现代监狱的出现,惩罚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书里,福柯以同样细致的手法描述并记录了现代监狱制度的状况。惩罚更多的通过监禁、强制劳动、苦役、限制人身自由、剥夺财产和政治权利来进行。

  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描绘了对于罪犯的惩罚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王权时代的惩罚直接作用于肉体之上,是摆在大众面前的带有展示性的惩罚模式。而现代监狱产生之后,惩罚同时作用在肉体和灵魂之上。更多采用隔离的、隐秘的规训方式。同时,也可发现现代规训方式的几个特点,首先,规训要在一个受到严格监视和控制的空间内进行。第二,有一个严格的训练时间表。第三,犯人要被精确的训练成整体的一个部分。第四,有各种考核来决定是否取得进步,最后还有各种科学的手段来协助这个规训过程。

  可见,导致了监狱中惩罚方式发生了这么巨大的转变,是必有原因的。一般人看来,只能看到是我们更文明了。但是,在福柯看来,这个变化背后却是一整套政治权力运行逻辑和机制的变化。

  而要了解这种变化,这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后,才能挖掘出惩罚方式转变背后的深层原因了。在传统社会当中,公开处决的惩罚,实质上是君*力的一种展示。其中的残忍和严酷不仅仅是为了让犯人尝还他的罪行所造成的伤害和痛苦,更是为了展示王权的强大和任意。这种彰显权力的需要决定了传统惩罚是需要公开展示的。这样,传统惩罚中的真正目标人群其实不是罪犯,而是围观的民众。如果他们缺席,那么公开处决,杀一儆百的目的就无法达成。这种惩罚不仅要使民众认识到罪行必将得到惩罚,而且要让他们感受到王权在发泄怒火时的恐怖。

  随着现代工业革命的深化,资产阶级取代君主成为了政治权力的真正主导。同时犯罪的人群方式也普遍扩大,社会的变化使得对于资产阶级来讲,实施惩罚的权利也必然要寻找到一种更稳定、更有效、更持久的策略,制定更精确的惩罚原则,以便对付广泛散布在现代社会中的罪犯和犯罪行为。目的是让惩罚变得经济、合理、恰到好处,同时让犯罪失去吸引力。

  在监狱当中,犯人按时起居、工作、锻炼,政治权利得以重新规划和驯服罪犯的身体和灵魂,使他学会服从规则和秩序,得以回归到政治社会的正常生活当中。回想前面提到的现代规训的五个特点,也就是在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的空间,按照严格的时间表把人训练成整体的一部分,还有各种考核和科学的辅助手段。

  其中,经以上总结的特点,可以发现这些规训方式其实不仅仅发生在监狱里面,还表现在很多其他的方面。例如工厂或者公司上班的签到打卡,学校要求学生保持坐姿与定期考试。在以上例子里面,我也终于看到,权力如何通过规训的方式,把自己的作用进行实施的落在每个人身上,最终让人们可以非常顺从地接受某种确定的规范。

  可谓是“政治无处不在,权力无处不在”。而且,现代政治,它用更加隐秘的方式让知识为政治服务。因为现代政治受到了资产阶级的控制,他们以牟利为目的。以在这个社会中培养出适合资产阶级利用的那种驯服的身体。这样,政治权力与知识结合。用精心设计的规训,去掌控每一个人的身体和灵魂,让人变得驯服、方便利用。

  读完这本《规训与惩罚》,我真有一种从一场沉重阴郁的噩梦中惊醒过来的感觉。我也明悟到了真正恐怖的是什么,正如有人对本书的总结一样。这世间真正恐怖的,可能并不是行刑者最后射出的子弹,而是在一生中时时刻刻被人瞄准,这种恐怖缠绕于心,经久不散。

读《规训与惩罚》有感2

  《规训与惩罚》是福柯重要的著作之一,它讨论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历史,通过分析惩罚方式,将刑法史与人文科学史联系起来。作者用客观的态度,将惩罚制度单纯的当做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并没有带有任何道德观念。那些声称以掌握罪犯的灵魂秘密为目标的惩罚制度,实质上还是通过肉体对犯人施加影响,

  作者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在人文科学各方面很大的影响。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虽然他本人对这个分类并不欣赏,但他的好多理论都带有惊世骇俗的颠覆性。

  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以及《性经验史》,还有这部《规训与惩罚》,都称得上脍炙人口。也许《规训与惩罚》并不是福柯着作里最艰深的一本,但是它已经足够让我绞尽脑汁。《规训与惩罚》更像是一本刑罚史,但如果我真的这么给它下了定义,又未免忽视福柯的历史观:“如果这意味着我从现在的角度来写一部关于过去的历史,那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如果这意味着写一部关于现在的历史,那才是我的兴趣所在。”

  理性的历史批判观点,抛弃主观意识的探究态度,是这部解释“权力”的书的精髓。

  全书共有四个部分:酷刑、惩罚、规训、监狱。即刑罚历史的三个阶段:“旧制度”时期作为王权武器的酷刑;古典时期即法国大革命时期人道主义的“展示”“再现”式惩罚;19世纪开始的使用现代规训技术的监狱和普遍化的监视。

  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进入的这四个时期,惩罚的文明程度不断加强,刑罚也似乎越来越人性化,然而从更深入的层面分析,权力对人肉体的控制是否真的减轻,还需要读者思考。

  酷刑肆虐的时期,西方大概还没有完全进入文明社会。

  《规训与惩罚》开头,弑君者被处死的场面给读者带来很大刺激,几匹马拉扯着犯人的身体并且在伤口灌入松香,犯人在痛苦中四肢却没有断裂,刽子手只好硬着头皮帮忙。作者对这一场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读来脊背发凉。

  《水浒传》里的王婆被凌迟处死,她会遭受很缓慢的死亡过程,忍受一刀刀的痛苦,直到整个人变成一滩血肉。鳌拜弄死政敌时也用了这招,据说有位大臣足足挨了一千多刀,受刑三天才死去。

  传说中的满清十大酷刑,也是让人闻风丧胆。这时,这种刑罚已经不仅是一种折磨,更代表着权力对人格尊严的践踏和侮辱。古代*的贵族大臣们犯了罪,统治者往往会网开一面,毒酒或三尺白绫代表着“留个全尸”和免于公开处死的仁慈。

  公开处决犯人,甚至犯人死后还要暴尸示众,无非是带着一种“以儆效尤”的目的。这就是作者提到的肉体的意义。在特意公开的死刑,精确的计算肉体承受的痛苦甚至划分等级的情况下,犯人的肉体被当做一种工具,用来体现王权的强大不可侵犯。忤逆王权必然要承受非人的待遇,是王权通过仪式化的公开处死,想要传递给观众即被统治的民众的信息。而刽子手是一个特殊的角色,他展示王权但自己只是王权的服从者,或者说只是权力的提线木偶。

  处死并不是目的,让观者胆战心惊,受刑者痛不欲生,权力在极端的方式中得到展示,才是酷刑的主要目的。

读《规训与惩罚》有感3

  把这“千百种死刑”简化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死刑,这就确定了一种关于惩罚行为的全新道德。

  断头机也是在几乎不触及人的肉体的情况下夺走人的。其目的就是对一个拥有各种权利,包括生存权的司法对象行使法律,而不是对一个有疼痛感觉的肉体行使法律。

  我们必须指出,那么多的防范措施表明,时至今日死刑依然是一种景观,因而必须切实地禁止围观。

  因此,在现代刑事司法体系中存留着“酷刑”的痕迹。这种痕迹从未完全抹掉,而是逐渐被非肉体刑法体系包裹起来。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惩罚景观的旧伙伴——肉体和鲜血——隐退了。一个新角色带着面具登上舞台。一种悲剧结束了,一种喜剧开演了。这是一种影子表演,只有声音,没有面孔,各种。实体都是无形的因此,惩罚司法的机制必须刺透这种无形的现实。

  这种机制是长期以来围绕着判决的实施及其因人而异的调整而发展起来的,造成了司法决策权威的大量衍生,并把决策权扩展到判决以外的领域。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3篇(扩展3)

——福柯和他的《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菁选3篇)

福柯和他的《规训与惩罚》读后感1

  《规训与惩罚》一书是作者福柯站在刑罚方式和形态演变的角度,对权力本源以及其运作方式的探讨和剖析。起初我认为正是由于人类文明的进步、道德水*的提高,才使得残忍的消灭生命的惩戒方式逐渐转变为较为人道的身体监禁和苦役,直至转而成为对人类精神的规训和灵魂的改造。但通过对本书的研读,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人类是如何通过权力机制的构建,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权力的控制。文章所阐释的内容绝非让我们回顾历史、忆苦思甜,而是为了冲破“理性文明”的思想禁锢,以批判的视角试图还原权力最真实的面貌,并时刻提醒人们权力机制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梦魇,即使它的形式已经面目全非,但类似的“发明”总有其功能的延续。

  福柯善于采用历史分析法和谱系学分析法,在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之下,强调的却是万般变幻归一处。文章中通过酷刑、惩罚、规训与监狱四个部分来讲述现代监狱体制形成的历史,而开篇直接将1757年谋刺国王路易十五未遂的罪犯达米安执行五马*死刑的实况记录,与1850年一所监狱的日常作息表进行前后比照,详细地描述了刑罚惩戒机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所产生的历史剧变。正是因为从身体的破坏到身体的改造、从赤裸的暴力痛苦到隐蔽的驾驭驯服、从正常行为与越轨行为的并处到两者之间的区隔,让制裁的客体由肉体折磨改为了心理拷问,并导致刑罚强制力与科学知识、权力技术以及包括强制劳动在内的社会化教育等因素交织在一起。显然,犯罪的暴力程度与惩罚的严厉程度呈现的是成正相关的发展趋势,暴力程度的减弱、经济发展需求的加强,让人类懂得“诛心”的妙用,学会用“规训”来制服人的肉体和灵魂。

  “规训”意为规训化训练,是指近代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权力干预技术。规训通过对精神和肉体的改造来消除人类犯罪心理和暴力行为,从而使其屈服于权力,为权力所用。值得一提的是文中讲到的“全景敞视监狱制度”其实来自于边沁的“全景敞视建筑”:“四周是一个环型建筑,中心是一座瞭望塔,瞭望塔有一圈大窗户,对着环型建筑。环型建筑被分为许多的.小囚室,每个小囚室都贯穿建筑的横切面。各囚室都有两个窗户,一个对着里面,与塔的窗户相对,一个对着外面,能使光亮从囚室的一端照到另一端。然后,所需要做的就是在中心瞭望塔安排一个监督者,在每个囚室关进一个疯人或病人、一个工人、一个学生。通过逆光效果,人们可以从瞭望塔的与光源恰好相反的角度,观察四周囚室里被囚禁的小人影。这些囚室就像是许多小笼子、小舞台。在里面,每个演员都是茕茕孑立,各具特色并历历在目。”全景敞视监狱制度实则是企图采用最经济的权力技术设计,让非常少的人手来控制大量的囚犯,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借助心理威慑实现无人的自动化控制,以此来训练出俯首帖耳的人们。这种大型规训机构的产生正映射出的是权力的集中,资源的优化,以最小的政治经济代价,换取最大的权力控制范围,辐射最多的待规训对象,这是权力机制利益计算后的自然产物。

  本书旨在透过刑罚揭示权力的本质,回顾历史并非为了追溯起源,而是为了对权力机制的分析更加鞭辟入里。首先,微观权力已渗透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能涉及各个领域,以不同的形式、具体的内容、多样的技术,影响着人们的地位、行为和言语。正如我们可以看到的,当代的学校、军队、兵营、工厂一定程度上都与监狱彼此相像,这正是“纪律”这种惩戒权力全面渗入的结果,也即福柯所说的“规训社会”的来临。其次,权力关系的构建,让其成为了动态的、可流动的网络。人们在权力机构中地位相互交错,相互制约,没有谁拥有绝对的权力,而是通过层层的网络关系又滋生新的权力。正如文中提到的“层级监视”就集中体现了权力关系网络的形成及影响。其并非简单的监视与被监视,支配与被支配的单向关系,而是负有监督任务的人员又无时不受到监督而成为被监督者,分层监督的纪律形式使这种关系权力得以真实地运作起来。再次,权力具有临时性和不确定性。从权力网络中就可以推断出权力不可能永久的、集中的由某一人或某一机构所拥有。每一个人都只是权力关系中的一个点,他既可能是权力的实施者,也可能是权力的实施对象,权力没有唯一的、既定的主体,但正是因为权力的这种特别属性,让权力的实施者越多,权力效应所影响的范围就越广。最后,权力的主动性和生产性,体现出了其积极的一面。现代权力机制是在权力相互冲击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和手段的改造而产生出了各种的社会效果,不单是禁止、驯服和统治,它让生产付诸于实践。

  福柯一直致力于挖掘出众多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通过写作来传达出他所想要表达的现实问题,刺破人们为理性所包裹着的幻想泡沫。本书对围绕惩戒机制和规训手段进行探讨,延伸出权力的本源以及权力机制的运作模式,让读者可以以更多元化的视角来重新解析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福柯和他的《规训与惩罚》读后感2

  《规训与惩罚》是福柯重要的著作之一,它讨论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历史,通过分析惩罚方式,将刑法史与人文科学史联系起来。作者用客观的态度,将惩罚制度单纯的当做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并没有带有任何道德观念。那些声称以掌握罪犯的灵魂秘密为目标的惩罚制度,实质上还是通过肉体对犯人施加影响,

  作者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在人文科学各方面很大的影响。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虽然他本人对这个分类并不欣赏,但他的好多理论都带有惊世骇俗的颠覆性。

  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以及《性经验史》,还有这部《规训与惩罚》,都称得上脍炙人口。也许《规训与惩罚》并不是福柯著作里最艰深的一本,但是它已经足够让我绞尽脑汁。《规训与惩罚》更像是一本刑罚史,但如果我真的这么给它下了定义,又未免忽视福柯的历史观:“如果这意味着我从现在的角度来写一部关于过去的历史,那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如果这意味着写一部关于现在的历史,那才是我的兴趣所在。”

  理性的历史批判观点,抛弃主观意识的探究态度,是这部解释“权力”的书的精髓。

  全书共有四个部分:酷刑、惩罚、规训、监狱。即刑罚历史的三个阶段:“旧制度”时期作为王权武器的酷刑;古典时期即法国大革命时期人道主义的“展示”“再现”式惩罚;19世纪开始的使用现代规训技术的监狱和普遍化的监视。

  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进入的这四个时期,惩罚的文明程度不断加强,刑罚也似乎越来越人性化,然而从更深入的层面分析,权力对人肉体的控制是否真的减轻,还需要读者思考。

  酷刑肆虐的时期,西方大概还没有完全进入文明社会。

  《规训与惩罚》开头,弑君者被处死的场面给读者带来很大刺激,几匹马拉扯着犯人的身体并且在伤口灌入松香,犯人在痛苦中四肢却没有断裂,刽子手只好硬着头皮帮忙。作者对这一场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读来脊背发凉。

  似乎在权力集中的年代,或者说是王权鼎盛的年代,政治上层为了维护统治,巩固权力,总能想到一些极其残忍的方式,用来约束自己的同类。

  《水浒传》里的王婆被凌迟处死,她会遭受很缓慢的死亡过程,忍受一刀刀的痛苦,直到整个人变成一滩血肉。鳌拜弄死政敌时也用了这招,据说有位大臣足足挨了一千多刀,受刑三天才死去。

  传说中的满清十大酷刑,也是让人闻风丧胆。这时,这种刑罚已经不仅是一种折磨,更代表着权力对人格尊严的践踏和侮辱。古代*的贵族大臣们犯了罪,统治者往往会网开一面,毒酒或三尺白绫代表着“留个全尸”和免于公开处死的仁慈。

  公开处决犯人,甚至犯人死后还要暴尸示众,无非是带着一种“以儆效尤”的目的。这就是作者提到的肉体的意义。在特意公开的死刑,精确的计算肉体承受的痛苦甚至划分等级的情况下,犯人的肉体被当做一种工具,用来体现王权的强大不可侵犯。忤逆王权必然要承受非人的待遇,是王权通过仪式化的公开处死,想要传递给观众即被统治的民众的信息。而刽子手是一个特殊的角色,他展示王权但自己只是王权的服从者,或者说只是权力的提线木偶。

  处死并不是目的,让观者胆战心惊,受刑者痛不欲生,权力在极端的方式中得到展示,才是酷刑的主要目的。

福柯和他的《规训与惩罚》读后感3

  福柯的《规训与惩罚》追溯自16世纪以来法国刑罚方式的转变,司法观念及心理学、精神病学、法医学、建筑学等学科的发展如何影响到刑罚的执行:先是示众的宣示专制君主威权的残忍灭亡生命的处罚方式,随着资产阶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变为较为人道的对人身体监禁与苦役,对人灵魂的改造;接着转化为对人身的监禁与对精神的规训。在此书中福柯旨在通过剖解刑罚,以此做为角度来分析权力的存在方式及实现,从“消灭生命”到“规训”方式的转变及实现反映的是社会的经济、知识发展带来的转变,与此同时增长的是控制社会的微观权力的无所不在,是控制个体的“层级管理、规训与检查”的密网无一人能逃脱,这沿袭了他自《疯癫与文明》以来的对“理性”的反思:即启蒙时代以来,专制王权被打倒,人是否获得更多的自由?理性的知识是否赋予人类以自由,或者是更多地为权力所用?现代的权力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

  每个人谈到福柯此书,多会谈及他主要应用的是的“谱系学分析方法”,望文生义,我对此最初的理解是认为福柯在追溯自16世纪以来的刑罚史的源流及发展,确实,福柯运用了这样一种历史分析的方法。然而谱系学另有含义,只是尼采和福柯的谱系学有不同,(引文)“尼采所谓的“谱系学研究”的涵义在其《权力意志》一书中有所涉及,其意义盖是“从道德史、词源学、心理学乃至生理学、病理学的角度剖析道德偏见的起源”,……据福柯的所谓“谱系学”理论,这种分析方式对真理进行了解构,认为真理的被发明往往具有偶然性,而其背后往往是权力在运作,甚至是一种利益计算。”(引文结束)这足以谱系学并非是要找出事物的起源,而是要找出事物的本源,即事物以何种形式呈现,在福柯的眼中,“权力”是社会运作的基石。因此我们能理解福柯在此书的开头即先举对达米安的肉体残暴处罚,再列举福歇“少年犯监管所”规章,在对肉体的残暴消灭到规训,再敞景式中心监狱这大型规训机构的产生之间,起引导作用的是政治与经济代价的计算——如何以最少的代价实现权力控制,而权力是社会存在的基石。在第三章“规训”中福柯分析权力的产生、权力实施的技术、策略,有令人不寒而战栗的论述。“一种新的权力‘微观物理学,自17世纪起它们就不断地向更广的领域扩展,似乎要涵盖整个社会。那些有很大扩散力的狡猾伎俩,那些表面上光明正大而实际上以居心叵测的微妙安排,那些羞于承认屈从于经济要求的机会或使用卑劣诉强制方式的机制——正是它们在现代历史的开端造成了惩罚体系的替嬗”;“没有必要发展军备、增加暴力和进行有形的控制。只要有注视的目光就行了。一种监视的目光,每一个人在这种目光的压力之下,都会逐渐自觉地变成自己的监视者,这样就可以实现自我监禁。”第四部分以大量篇幅叙述累犯如何产生,监狱对消除犯罪无功,反而造就更多累犯(书中翻译为过失犯),但为何社会还容忍监狱呢?是为了“分割”,是为了适应工业社会的要求对人群进行“有用”“无用”“有害”“无害”的分割。无须引用及谈论更多,我们已经可以知道此书在描述人如何被忽视、如何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日益增长的知识的帮助下被权力——通过无所不在的“纪律”在学校、军队、工厂及所有社会组织控制,甚至于知识本身也是因应权力的需求进被创造,再被应用去强化规训。这权力远胜带有契约性质的法理上的政治权力,法理上的权力我们只需不去触犯即可,而将人进行位置的分割、行为的规训、检查的微观权力,却将主体消灭,变成社会控制网中的一点,在这类权力关系中,即无行使权力的主体,也无权力控制的主体,因整个社会即是权力运行的体制——人身空间的切割、固定,教育对思想的塑造、对行为甚至身体姿势进行规定的纪律,权力无所不在,整个社会通过“规训”成为“监狱”,主体在规定的空间、规定的时间、以规训的动作进行自我的驯服,无路可逃。然而权力的目的并不只是压制,而是“产生”——微观权力对主体驯服,是致力于以更少的经济及政治代价为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提供合适的工具,产生更高的效率、更多的效益。因此在福柯的眼中,现代社会与17世纪的社会并无本质的不同,只是统治方式不同,只是统治技术、权力机制的进步。

  在福柯分析微观权力的背后,反映了他对理性的不信任,因为以理性为基础的知识的发展被用来分割、规则、检查人,从而抹去人,他概叹“人之死”,主体不于有精神的自由,精神因规划而与肉体合一成为驯服的工具。这也是福柯的“小写的历史”的历史观的体现,他对历史的目的、规律这类宏大命题表现得不信任,注重人类的历史现在性,注重表现人的实际经验与实践,尤为注重于表现人与物,与他人,与自已的权力关系,并在这样的辐射中找到“人”。在这样的密网中,人何以获得自由?何以自我救赎?这谜底或许永远不能解开,或许可以,因为福柯已经为我们指出人的处境,接下来,群众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从这被分割的、充满监视、检查的权力网中获得*。

  福柯的这一分析方法,我们或可用以来分析当代社会弱势群体如何被多数、被强势的经济权力、被主流的价值观而“监禁”,如女性,如同性恋等,这或是福柯的用意之所在。然而谱系学强调无“目的性”,这样的实用主义的理解,或者误解了这位天才。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3篇(扩展4)

——《幽默与沟通》读后感3篇

《幽默与沟通》读后感1

  在寒假里,我为了锻炼自己的口才。所以我就特地买来了《幽默与沟通》。

  他主要请的有:幽默是一种智慧、即兴幽默更能打动他人、幽默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里面还有一些关于幽默的故事。比如:张作霖曾出席名流雅席,却中途被几个日本人要求赏幅字画,他名字这是刁难,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只得答应。写完后落款“张作霖手黑”被秘书发现墨下面少了个土。张作霖想“当众更正,岂不大煞风景。”于是故意训斥秘书:“我还不知道墨下有个土?因为这是日本人要的,这叫寸土不让!”话音刚落,满堂喝彩。还有丘吉尔的幽默回应、马克吐温对一个人说他死了的幽默回应……

  读完这本书后让我受到了不少启发。幽默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桥梁。幽默的人往往更讨人喜欢。所以,学会使用幽默,能交到更多朋友。并且变得高情商。

  如果你不是太善于运用幽默,那这本书一定能让你受益非浅。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3篇(扩展5)

——《最先与最后》读后感3篇

《最先与最后》读后感1

  读了鲁迅先生写的《最先与最后》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触。鲁迅先生认为当时*要有所改革,就需要作韧性的战斗。其中所包含的见意,直至我们今天的亦复如是。

  学习要有韧性。学习有如赛跑,那些跑在最前头的人固然可敬,但那些虽然落后却依然跑完全程的人更可敬。因为他们有韧性,有锲而不舍、百折不回的精神,这也正是我们在学习中所不可或缺的精神。

  但我们不少人在学习中大约最缺乏的也就是韧性。学习的道路不是*坦的,道路上也许有许多和困难,我们应该不要害怕挫折和困难,就算失败了也要再站起来。这条布满荆棘的路正是你通向的`路,挫折和困难更磨练了自己,使自己越来越有韧性,越来越能承受挫折和困难了。当成功来临时,他已经忘却自己所受的痛苦,而沉浸在喜悦之中。

  所以不用去羡慕别人的成功,他们在成功之路中也曾失败过,他们是因为有韧性而最终成功的,我也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只要我有韧性,有锲而不舍、百折不回的精神,也许成功终有一天会属于我的。

  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也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的两位杰出代表和鲁迅先生一样认为要有所改革,就要有韧性的战斗。学习要有所突破、有所提高,就必须要有韧性。学习的道路不完全是*坦的,有时遇到挫折和困难,是全靠韧性才能冲过去的。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我们自己!在去克服挫折和困难前,先超越自己惧怕挫折和困难的心理。

  在这布满荆棘的学习之路上,让我们凭着韧性,凭着锲而不舍、百折不回的精神“杀出重围”!那时成功就并不遥远了。

《最先与最后》读后感2

  读了课文《最先与最后》,我深深地认识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既要有“敢为最先”的精神,又要有“不耻最后”的勇气。

  有这样两句诗:“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纵观古今中外建功立业者,无不是有胆有识,敢于创新,勇于进取的。神农氏冒生命危险,尝遍百草,创亘古未有之事,使后世子孙享福延年;安徽凤阳农民冒坐牢的危险,秘密承包土地:在合同书上按下指印,开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为农村经济的复苏描绘了灿烂的蓝图;温州人敢为最先,开创了“温州模式”的经济发展之路,使温州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

  同样,达尔文如果没有“敢为最先”的精神,就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题”,去推翻已在人们头脑里根深蒂固的冒牌祖先——上帝,而大胆提出人类的祖先是猿的见解;哥伦布没有危险的海上飘流,就不可能发现新大陆;皮尔里没有险象环生的冰川之行,就不可能征服北极。可见,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没有今天的佳肴;没有无畏的开拓者,就没有今天的文明。

  在今天的改革大潮中,我们需要“敢为最先”的精神,也需要“不耻最后”的勇气。我们这里所说的“不耻最后”,是指和“敢为最先”者一样经过了一番艰苦努力之后而“最后”的,绝不是那种投机取巧而一败涂地的人。这样的“最后”者从不哀叹,从不怨天尤人,而他们所做的只是向“最先”之路继续跋涉。

  改革,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自然不可能一帆风顺,势必会有“敢为最先”者成功的喜悦,也一定会有“不耻最后”者失败的沉思。我们在对“敢为最先”者赞美之余,也对“不耻最后”者深表敬佩和感激。因为他们虽然“最后”了,却把那种顽强的精神和敢于正视落后的勇气留给了别人。可以想象,如果“温州模式”的四个创始人初尝失败后就消沉、退缩,“羞于后人”,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温州模式”。许多下岗工人,如果没有一点“不耻最后”的勇气,也许就不可能重新上岗,再创辉煌。

《最先与最后》读后感3

  第一次读这篇文章,还是上初中的时候,那是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的文章,只觉其写得云遮雾罩,不知究竟在阐述什么样的观点。课后才豁然开朗,觉得其很是了得:人虽已驾鹤西去,但却深刻地揭露了现代社会的严重问题——不为最先,耻于最后。

  不为最先,耻于最后的*人,怕是被百年来的战火、硝烟、入侵者的屠刀,熏黑了眼睛,刺穿了*骨,磨灭了龙的精神。拥有这样人的社会,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

  *,一个泱泱大国,而鲁迅先生却用“土崩瓦解”这四个字来形容。难道他是在自嘲,在为作为一个*人而感到羞耻?不!他想用锋利的宝剑刺穿阴谋的雾霭,唤醒每个人沉睡多年的*魂。

  *需要改革,*渴望发展。然而不为最先,耻于最后的行为,正如太行、王屋两座山,坚实地堵住了*辉煌的明天。虽然如今的*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但人文素质还有待提高。每一个*人都应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摘掉不为最先,耻于最后的帽子,做一个敢为最先,不耻最后的堂堂正正的*人。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3篇(扩展6)

——《了凡四训》读后感12篇

《了凡四训》读后感1

  《了凡四训》是一本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的教育书籍,全文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分四部分来讲解如何改变命运。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其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

  未学此书前,只知道人的命天注定,胡盘烂算不顶用。殊不知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了凡四训是一本非常好的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命运如何改变命运的书,好的修养德行福泽后代,对于我来说命由天定那是铁的事实,生辰八字注定的,直到读完了凡四训,终于深刻的理解了“命由心造,福自我求”这句话的意思。

  了凡先生一生本来已被算命先生算定,经过验证不差分毫,虽然少去了迷茫的痛苦,但同时也让他没有了人生的追求,有着“得过且过,阳坡地暖和”的惰性。其实人生总有那么一点不可知的奥妙隐藏其中,当你突然顿悟的那一刻,才觉得人生原来如此美好。了凡先生自遇到云谷禅师改变了他的一生,说来简单“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说得多好,人的起心动念,是改变命运源头,极善的人,经常会帮助别人,做一些好事,福德会随着善行日渐增长,命运就不是定数;极恶的人,原本可能有的福德反而随着他造的恶日趋所损,他的命运也不是定数,取决于他的造业。读后感·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是说你种下什么种子收获什么果实,这个果实是不定期的,也许半年六个月,也许三年五载,也许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了凡先生以自己的实践说明了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也印证了:“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的古语名句。读完这本书我不仅懂得了命运可以改变及改变命运的方法,还认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所在。

  人们常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又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由此可知,数千年以来,人人皆知有命运的存在,也都感慨命运的不可捉摸。命好命歹,心态最重要,一定学会反省自己的过失,发现并改掉自己的坏脾气,对待他人要像对待自己一样,才会有宽容心,要一心向善,力所能及的真心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块对家族、对社会充满正能量的磁铁。

《了凡四训》读后感2

  了凡四训至此已通读一遍,文虽读完,却感到自己要做的事才刚开始。人们常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又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由此可知,数千年以来,人人皆知有命运的存在,也都感慨命运的不可捉摸,反复无常,对命运的无可奈何。了凡四训里面则把此谜底揭开了: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人因为有心,多生妄念,所以才有数,才有天命,才会为阴阳所缚,不得转动分毫。如果人无心,也便无数可讲,又怎能为阴阳所缚?

  看相算命,数千年来不绝,之所以能算准,是因为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有心的,所以有数,所以用数学可以推算出来。但得无心,即是无数,数学又如何能算定?数是如何来的呢?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福报也好,恶报也好,其实都是由心而起。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意识决定。人的七尺之躯,其实大抵是差不多的,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多行善事,有的人多行恶事?有的人得善报,有的人得恶报?是身躯的关系吗?不是的。关键在于心。身躯是受心的支配,要它东就东,要它西就西,很听话的。有时做好事,有时也做坏事,全在于一念之间。肉身只不过是一个附庸而已,没有丝毫自*。由此可知,这三尺臭皮囊,实在没有必要太珍惜的。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我们每天都在追逐名利,可是都没有仔细想想,我们应该拥有这些东西吗?我们有福吗?我们积功累行了吗?我们有容人之量吗?我们是不是喜欢捉弄别人,来抬高自己呢?是不是常妄言妄语呢?很惭愧,我们没有修福德,没有积功累行,没有容人之量,更是经常打压讽刺别人来抬高自己,妄言妄语数也数不清。既然如此,我们还整天奢求什么功名利禄呢?从前我总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不公,自己怀才不遇,文章读到此,扪心自问,不由得羞愧万分。至于读到无子的种种因由,自己更是无地自容了。了凡先生所言种种,自己哪一样没有呢?甚或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了凡无子,而我竟得之。我有何德何能受此福德呢?前半生自己虽走得不太顺利,可是相比之下,还是得到了很多,而自己竟不知感恩,不知反省,反怨气丛生,真是罪业深重了。

  易经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开篇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教人行善,这是易经的第一要旨,否则,凶何可避,吉何可趋。可惜很多研易之人,并没有重视这点。千方百计骗取他人钱财,易德败坏者时有听闻,真是愧对易经,愧对老祖宗。此种人,不惟难逃数之所拘,而且会自减福报。

  读这篇文章,对我震撼很大。从前,因家庭教育的原因,也知道要行正,行善,也不敢做过分之事,但都没有如此深刻地反省过自己。从今之后,立志必须改过,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日日如上述准则去做,相信我们的德行会增进不少。世间聪明的人太多了,到处可见,有改过念头的人,也很不少。可是有成就的却非常少,为什么?因为苟且偷安。自己起这些改过的念头也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大动作,当然也没有大福报,就是因了“苟且”二字啊。

  读完此文,自己便长存了知耻心与畏惧心,勇猛精进心,剩下的就是如何付诸于行了。相信在同盟诸位老师的教诲下,必定能使自己的德行日益精进,同时也更明白了同盟设立易德学习的良苦用心。在此,感谢同盟,感谢众师。

《了凡四训》读后感3

  到此刻为止,《了凡四训》大概听了有六次了,每次听都有新的`认识。最初决定去听,只是因为觉得好奇,此刻越来越感觉到:去听课是一个多么正确的选取。

  首先,和谐友好的气氛让人感觉很舒服,没有人要求你付出什么去得到这些教诲,你只管去听就好了,并且那里的所有人都是友好的,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我相信这就是佛在心中的人的气质的自然流露吧,尤其是崔瑞同修,每次都忙着为听众们准备吃的喝的,在此感谢她。

  再说说课堂,刘老师讲课比较风趣幽默,对其中道理的阐释也做得很详尽,同时,又不忘让同修们共同参与,除了最初的读PPT之外,还发动大家自己做PPT来讲,这是对大家的信任与培养,也让我们学习的动力更大了。到目前为止,三个同修的分享和讲解各有所长,刘亚斌师兄讲课比较有激情,都是从自身找例子,生动形象,很勇于进行自我批评;韦泽睿师兄对理论的讲解很到位,也找了很多资料,美中不足的就是有点小紧张;于寒松师兄的讲解无论从理论到实例都很精彩,他谦虚好学的态度也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观众;他们的共同点是,对佛教怀着虔诚的信仰与极大的热情。

  之后再说说我,听了几次课之后,我开始对《了凡四训》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对我来说好处重大,因为我本身是一个内心很脆弱的人,有时候找不到精神支柱,找不到一个做人做事的指导原则,无法处理一些坏情绪和心理问题,对过去的事情不能释怀,对将来的未知又感到恐惧,敏感,多想,容易受伤,爱抱怨,这一切,都让我的生活变得很糟,虽然表面看不出什么来,这些只有我自己明白,自从开始听课,尤其是每周二上课时与崔瑞和刘老师一齐谈话,每次都给我以很深的启迪,我的心渐渐变得*静下来,我开始明白“内心的*静”是应对一切最好的法宝,我也很赞同“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行”的道理,我相信我一向是一个善良的人,只但是由于自己欲望太多,自招烦恼而已,刘老师说,学佛教最基本的就是明白“因果报应”这个道理,此刻我也就处于“最基本”的阶段。对于《了凡四训》的原文,我承诺刘老师年前要读够三十遍,此刻我正在享受着阅读的乐趣,真是“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我期望更多的人能像我一样幸运,得以了接触并了解《了凡四训》,能得到内心的*静,能过一种行善而快乐的生活。

《了凡四训》读后感4

  读了知过,认识了知过,那我就谈谈我的感想,知过有知道过去的意思,往深了里讲还有一点,就是知道自己过去所犯下的错误,换个角度可以说,知过等于反思。在了凡四训里云谷禅师问了凡,你应不应该有儿子?了凡回答,不应该。在古时候生儿子是很重要,光宗耀祖就够这个,现在了凡回答了不要,就说明他首先很诚实。

  其实他能充分的了解自己的错误,并能详细的把每一点列举出来这需要勇气,而了凡就具备了这一点,这为他的将来成就奠定了基础,也为改命划下了起点。其实按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了凡的那些错误并不是很大的错误,但了凡却很重视它们,现在我就一一列举说明。一开始他先说了自己福薄,不是当官的料,因为当官不是给自己当的,是给千千万万百姓当的,所以心胸要开阔。然后他讲了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这句话是说性情急躁,心急的人因为沉不住气,所以做事毛燥,感别人一种毛手毛脚的感觉,这种人成不了气候。

  然后他谈到了直心直行,也就是我们*时所说的"耍性子,在那时对这种风气是很不看好的,当然我并不是说这种风气在现实社会里好,除了女孩子以外,如果一个男性经常性的闹脾气,我想周围不会有人喜欢他的,相对的就是轻言妄谈,也就是说话要稳重,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下一点是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这一句是说地下不干净会长东西,会生五谷杂粮;水要是太清了就没有鱼。为什么?鱼在清水里,它也知道会被人家捕去,所以它不会在清水里游。也可以说地里头很干净没有秽物,是不会生长植物的。而了凡提到这一点的时候想说的是有洁癖的人也是不好的,要把握到“中”这个度。最后一点是和气能育万物,我想这点大家都有体会,你对人好,别人对你好,这是相对的。

  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前面说的那些是讲存心的,后面则从生理上说为什么不应该有儿女。喜欢强出头,喜欢喝酒,晚上熬夜,这都是伤身之举。

  通过以上的知过,了凡知道自己有这么多毛病,所以他开始忏悔,用佛门讲就忏除业障,业障除掉如何除去呢,这就要通过修行,把毛病一点点的修正过来,只有知错能能改才能有效,不然光知过有什么用呢。当能把这些业障都一点点的解决了,那么改命就已经开始,这是从内向外的转变,所以得出一个结论,求人不如求已。悭贪者转之以施舍,这是说,光做前面那些还不够,还要布施才行,布施一共有三种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是佛的东西,这里就不继续研究了。

《了凡四训》读后感5

  四个方面来讲人的一生如何能过得好些,不至总囿于人生苦短去日苦多。四个方面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认真读后认为了凡有了很系统的生活方法,虽举了一些虚妄的例子,但道理是实质有效的,很值得借鉴。

  一,立命之学,人生之根本。

  这里的立命可以分两部分看,一是立目标,二是立标准。而标准就是现今的价值观,什么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的,就是你要确立一套标准来衡量及运用到处理你与周围的人、事、社会及至世界与宇宙的关系。就如钱币几乎可以衡量一切并处理一切,没有它就只能以物易物,会造成整个关系网的不方便,并复杂化困难化交易进程。所以没有也可以,但有了之后就绝不想再失去。

  了凡曾被算命先生算定命运,近半生框于其中。后经指点了悟,命由天,福由己,自此脱框。

  《易经》所讲,都是为君子的生命成长所谋划,并具体教导如何趋吉避凶。如果天命是不变的,怎么能趋吉避凶呢?

  孟子说过,那些仁啊义啊礼啊智啊,是人本性中本来就具有的,只要想要,就可以得到。所以,仁义道德,是我们想求就可以求得的。但是,功名富贵怎么可能我们想求就能求得呢?

  人的命运好坏,离不开人的心。假如从心这个层面上去寻找,那就没有不感应的,求不求在于自身,不只是道德仁义我们想求就能求得,功名富贵其实也是我们想求就能求得。我们既可以向内求得道德仁义,同时也可以向外求得功名富贵,内外都有所得,这才是正确的追求。

  二,改过之法,走上叉路的抉择。

  人生一世错漏不可避免,但如何面对却是人生考验,不得法误终身。一般而言,最好的方法是从心灵上彻底根治,一旦心念上清净了,你的每一个当下也就清净了。不好的念头,在还没有冒出来的片刻,你就能觉知到,而一旦觉知到,就不会再冒出来了。如果做不到从心灵深处彻底解决,也要想清楚道理之后再去改正错误。如果连想清楚道理都做不到,就应该针对具体的事情加以改正。既着眼于根治心灵,又兼顾具体事务的话,也不算失策。但若眼里只有具体的事务而忽略了心神的修炼,那就很愚昧了。

  事实上,那些罪业深重的人,在*时生活里也有反映:有的会心神闭塞、头昏健忘,有的会无缘无故就心烦意乱,有的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会消沉沮丧,有的听到正确的言论就会闷闷不乐,有的帮助了别人却招来怨恨,有的甚至会口出狂言、失去理智。这些都是错乱应对失矩累积之怪相。一旦出现这类状况,就必须奋发图强,痛改前非,千万不要耽误了自己。

  凡是说祸福都是自己造成的,乃是圣贤之论;凡是说祸福都是天注定的,都是世俗之论。

  幽闭了一千年的黑暗山谷,只要有灯光照进来,就一下子除掉了千年的黑暗。

  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三,积善之方,人间正道是沧桑。

  善从正,正念积,则善养浩然之气,身心俱上佳。

  要常常反省自己,是否做得还不够纯粹:要么想做善事而行动却不够勇敢,要么帮助了别人但心中其实有迟疑,要么虽然勉力做了好事却言语失当,要么醒的时候能够自律,而醉的时候就放纵自己。自己认真反省,觉得所做好事与所犯之过相比较,过要大于功,实在是虚度了很多光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四,谦德之效,君子以厚德载物。

  满招损,谦受益,上善若水。吉凶的预兆,一般是先萌动于内心,而后在言语行动里体现出来。一个人如果心地淳厚,就常常会有福气;一个人如果待人刻薄,那就常常会有祸害。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

  做得不够好,或是因为自己的德行、能力不够,感应还没有到来。我们需要的是自我反省,即使别人毁谤我们,也把它当作是自我的磨炼和考验,欣然接受,有什么好愤怒的呢?

  如不愿意做过于繁琐的事情,不能包容别人,心胸狭窄,经常恃才傲物,说话轻率,随意议论,这些都是福德浅薄的表现。

  总体说来人要先有目标及价值观,然后持之以恒的前行中不断修正,逐渐积累正念正觉并谦恭有德,自然有志者事竟成。但今之所谓有志者,初未尝有真志,不过一时意兴耳,兴到则求,兴阑则止。故无恒不谓志。

  作者“了凡”,意思是证悟了关于创造自己命运的深刻道理,不想像凡夫那样被命运束缚,觉今是而昨非。了凡名字本身就是从宿命开始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一次领悟,先了解*凡再了结*凡。

《了凡四训》读后感6

  研读过《了凡四训》的朋友们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训诫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据史料记载,袁了凡先生与佛教渊源甚深,且与当时著名高僧云谷禅师交情颇深。他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前,只明白认命,任凭命运的安排,十分消极被动。之后,在与云谷禅师的交往中,他逐渐意识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道理,并根据“立命之学”自强不息,改造命运,并教导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积善积德,实现人生的价值。

  《了凡四训》共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深刻,内涵丰富,兼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与浑厚。这本书虽然不是佛经,但很多高僧大德却把它当作佛经一样尊重。如在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对这本书极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先后印送这本书达百万册以上。细细品读《了凡四训》,我有如下感想:

  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够被创造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是《了凡四训》中关于“立命之学”的直接诠释。何谓“立命”?即是指创造命运、改变命运,不为其所束缚、禁锢。我们的命运不是上天注定的,它始终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我们才是命运的主人,命运是能够创造和改变的。了凡先生在少年时,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寿命到五十三岁,命中无子,当官的话能够做到*。他每年拿国家多少待遇,考试第几名,都算得很准,了凡先生一对照,一点都没错,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没有妄想。世间人追求功名、财富,而了凡先生没有这个念头,因为他晓得命里没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之后,他和云谷禅师在禅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没有打一个妄想。禅师很佩服他,说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他回答说:“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没有用。”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说:“我以为你是圣人,原先你还是个凡夫。”随后,云谷禅师的一番教导,使得他顿悟。于是,他立志改变自己的命运,不但考取了进士,而且还有了两个儿子,活到了74岁。

  此刻呢,知识改变命运、机会改变命运的事情太多了,放牛郎能够成为**,贫困户能成为百万富翁……这正如《了凡四训》所讲,“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发心去改,善莫大焉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再伟大的人,再有声誉的人,也难免会犯错误。有些人,因为一点小错误,断送了性命;有的人,因为犯下错误,成为千古罪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致命的,绝大多的过错是能够避免或是改过的`。那么,如何去改呢?《了凡四训》中提到“改过之法”,即: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须发勇心。“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即是说,如果能发这三心,就能去除弊病,找回自我,重新做人。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了凡四训》与佛经有着相似之处,目的皆在“与人为善”、“护善念”。那么,又应如何“护善念”呢?这就需要*定你的心,去掉“贪嗔痴慢疑”这“五毒”,不被名利富贵等物欲所动心,将坚定的正念、正信坚持下去。

  只要一心一意地发善心,做善事,正的念头出此刻前,那么邪恶的念头,自然就污染不上我们的心灵。即便是有过错,有过失,只要发心发愿去用心改正,一样能回归自然,回归到我们最真实最善良的一面。

  三、虚心使人进步,谦虚是成功的助力器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训诫一向成为世人的座右铭。在《了凡四训》一书中,同样阐释了“谦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这是说,人若谦虚,神明相佑,人若骄满,神明相拒。

  如果说积善是自我的修行,专注于自身的话,那么,谦虚则是在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态度。试想,一个不明白谦虚的人,是多么鲁莽和无知啊!“无知者无畏”,不知谦虚的人肯定能捅出大漏子,后悔莫及。《易经》谦卦上说:天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也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而谦虚的要使他滋润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充满了他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受害,谦虚的便使他受福。人的道理,都是厌恶骄傲自满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

  由此来看,不论是天、地、鬼、神,还是人,都就应注重谦虚的效用,不能熟视无睹,一味自满。因为谦虚,我们能放开心胸,接纳他人,赢得更多的机遇;因为谦虚,我们能反躬内省,及时发现弊病,极力改过,赢得新的生命;因为谦虚,我们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获得更多的青睐和赏识,助力于成功……

  纵览《了凡四训》一书,才发觉它不仅仅包括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有安身立命的方法,还有应对人生、处理情感、生活的策略,真不失为一本全面周到的佳作。相信各位朋友在反复品读《了凡四训》一书之后,定能走出生活与情感中的种种阴霾,并能发无上慈悲心,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当一个通情达理的智者。

《了凡四训》读后感7

  《了凡四训》里面讲,拥有千金财富的人物必然本身就是千金的人物。于是,愈发郁闷。看来本人的生命本身就是轻于鸿毛的,如果能变得重于泰山?被印祖推崇的.《了凡四训》告诉了我们命运前定的真相,可是又告诉了可以改变命运的方法:行善积德。问题是,这样的标准还是世俗化的标准:有儿子,中进士,当*,发大财。

  可是,这些对于佛教徒来说不是不重要的徒增烦恼之物么?世尊舍国弃家而求人生真谛,说明这些并不是他所求的目标,这些也不能作为标准吧。而且若把这些作为修佛的目标还是有分别心,修的是有为法呀,这应该不是四谛所宣扬的吧。也许,是我阅读和理解错了,袁先生和印祖的本意只是告诉后人命运是有的,但是一定可以改变的,而且即使是富贵功名这样的事情也是可以通过修善行和发愿改变的。但是,本人认为不能太过执著于本书的教诲,因为这些毕竟属于有为法,也是根源于贪嗔痴念的,对钱财和权力的追求源于贪,对生儿子的追求源于痴,而这些都是不能断烦恼的。但是,下一个问题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可能凭自力永远也断不了这些。于是,即使修有为法也是修行了一些,毕竟比没有修行要好。这真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和选择呀。

  生命是要重量还是数量,我觉得自己命里没有数量,嗬嗬,只能选择重量啦。

《了凡四训》读后感8

  人生在世,就要在修的问道方面有所成就,如果想做一个有益于世,顶天立地的人,就必然在立命,改过,积德和培养谦德四个方面下功夫。《了凡四训》里就强调了人的命运完全可以自己掌握,一生的成败完全取决于自身所作所为,正所谓其中的“命自我作,福自己求”。

  《了凡四训》虽然篇幅不多,但寓意内涵十分深刻,它结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展现出了*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孝”四个篇章,论证了“种瓜得瓜,善有善报,积极进取,有愿皆成”之理。

  它*实而无虚华,深奥而不迷信,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流传至今。

  当我读完《了凡四训》后,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幸福,说法,和做法都有些不正确。

  当我们到达一个层次,就会发现命运无时不刻地在注视着我们,监督的我们,而我们却无法看见它,感受它的存在。但我们只要一心向善,行得正,坐得端,做得直,为自己积功累行,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满幸福。

  我们如果想要趋吉避凶,纳福而免祸,且不说行善,首先要能改正过错。改正过错,须发三心——耻心,畏心与勇心,具备了这三心,则有过即可改,正如春天的冰雪遇到了阳光,难道还要担心它不消散吗?“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当我做到了改过,就要学会行善,而善图恶的区别就在于善是一心为别人着想,而恶事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现在,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看。家长打骂孩子,老师管教孩子,他们都是为了下一代好,是为别人的利益着想,所以是善!我们为了口腹之欲而杀害生擒时,都是在为自己着想,想满足口腹之欲,还要杀掉那些有灵性的动物,这不是恶吗?

  这些,就正所谓“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自我。”

  现在社会这个大染缸是许多人迷失了方向,人们的妄想,欲望不仅没有被控制住,而且还在一天天膨胀!他们胡作妄为,还以为不会有报应,真是自欺欺人!人们要早日回头,千万不要等到恶报降临的才悔悟,到时候那真是欲哭无泪啊!

《了凡四训》读后感9

  了凡先生告诉儿子袁天启命是可以改的,但命要怎样改呢?所谓"断恶修善,灾消福来,趋吉避凶,避祸纳福"这是改造命运的原理。既然懂得行善来改命,那为什么不是马上积极行善而是先要改过呢?了凡先生告诉我们其实行善的第一步就是改过。改过的根本:由心改过。只有从心改过,方能有效的行善。改过是积善的先决条件,过不能及时的改正,虽然修善,善中夹杂着恶,善不纯,功难显,命难改。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可见改过的重要性,同时了凡先生提出了改过必要的三要素对我颇有触动,即第一要发耻心,知耻才能正在从心里正视改过的必要性;第二要发畏心,敬畏才真正地愿意付出实际行动去改过;第三要发勇心,改过需要勇气,我们常常不改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

  另外了凡先生提出改过的方法分三个层次分别是:第一层从事上改,即把毛病找出来一一改正;第二层从理上改,即从理解道理的角度出发,道理明白了,自然会加以改正;第三层从心上改,即人有不好的思想所以才会发展成千万过错,一个人如果净化自己的心灵和思想,这样犯错的次数也会大大降低,从而改过之举就成了没必要的了。

  了凡先生所提点的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90后,我常常误把缺点错误当作自我的个性,也时常呐喊"这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即使犯了错,也只是趋于表面的改过,而从未发过三心,未真正意识到改过对自我命运的重要性,佛说的因果报应也是一样的道理,今日犯下的错,种下的恶根,已经在悄然无息地修改着我们命运的轨迹,杂草不除,我们命运的那片庄家地又怎能迎来大丰收呢?

《了凡四训》读后感10

  我读了《了凡四训》一书,颇有感受。《了凡四训》是袁了凡先生传授给后代看的的一本家书。了凡先生一生原被算命先生不差分毫的算定,认为今生前世既然已经成为定数,无需迷茫,但同时也没有了追求,而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不可知的意味才能过得兴致盎然,回味悠长,直到遇到了云谷禅师改变了他的一生,说来简单,“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说得多好,人只要起心动念,就有命运,极善的人,天天行善,其福天天增长,他的命算不来。极恶的人,多半是过去生修大富大贵,因为造恶把福折损了,虽折还有余福。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指完全被命运捆住的人,即‘听天由命’者。袁了凡以自己的实践说明了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也印证了古圣贤孟老夫子所谓:“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的名句。我不仅懂得了命运可以改变及改变命运的方法,同时还认识了“佛教”是一种至善圆满的教育。本书也渗透了很多做人的哲理,使人心胸宽阔,遇事豁达。我希望自己能反省自己一天的过失,要发脾气时要告诉自己,忍住!对待别人能宽容。全面的看待问题,保持*常心。力所能及的真心的去帮助别人。最后,还要不断的补充知识,充实自己。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好好读这本书,并按照古圣贤的教育理论来教育孩子,那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繁荣富强。

《了凡四训》读后感11

  《了凡四训》原名叫《训子文》,本是袁了凡为教育子孙后代,所写的文章,不曾想,义理深刻,名流千古,文中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篇章分别进行讲述,简言之,立命之学讲的是人的一生究竟该怎么度过,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听天由命、随波逐流?还是拼搏奋斗、自立自强?还是完善自我、顺其自然?我想袁先生更多表达的是一种把握现在,“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昨天已经过去,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已经成为了你人生的一部分,我们不必要对往日的遗憾而终日懊悔,也不能满足于曾经的辉煌,骄傲自满,不思进取,而是要活在当下,把握现在,顺其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永远保持一个善良谦卑之心。“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见贤思齐,见不贤自内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这一句可谓单头棒喝,如梦初醒,天下这么大,不缺高智商的人,不缺有才华横溢的人,但缺的是静心修德,兢兢业业做事的人,即我们现在所称道的“工匠精神”。

  改过之法一篇所讲的是怎么样修正自己的错误,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圣贤,难道就没有犯错的时候了吗?我觉得人的一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过失,如何处理过失,如何避免过失。袁先生给了我们如何面对过失以及如何处理、避免过失的答案,“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须发勇心。”“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发耻心就是说要有悔过改正之心,知耻而后勇,发畏心是说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天地,敬畏生命,敬畏父母,敬畏老师兄长,敬畏妻子等等,发勇心是说要又勇敢之心,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敢作敢当,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反思我自己,我觉得我也有做错的地方,我也会有懊悔的时候。一个人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知道自己在犯错,没有勇气去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我们深入学习《了家四训》的意义所在。

  在*传统文化中“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心向善,善有善报,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又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深入人心。但袁先生在《了凡四训》“积善之方篇”中明确提出了积善的不同类型,如“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正如事物发展既有其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普遍性提示的是其基本矛盾、基本特点,同为行善即为其基本特点;特殊性反映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行善的动机不同,效果不一样,此为其特殊性。《论语》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行善也同其理,只有乐于行善、发自肺腑、不求目的、自然流露之善,才是*。否则“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善有大小之别,“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反映的都是为国为民的大善。我想作为一名医生,我能做的就是救死扶伤,努力提高的专业技术,为病人解除痛苦,同时为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一种善的体现。

  《了家四训》同时还指出为人处世之道,“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在工作生活中,不要因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就到处压制同事;不要用自己行善的标准去要求其他人也按自己的标准去行善;不要看见别人犯错了,就幸灾乐祸,要时刻保持谦虚学习态度,虚怀若谷,宽以待人,这样才会不得罪人,才能团结他人。这是一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体现。所以古人常常讲“吃亏是福”,吃的是眼前亏,受的"是今后福。“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这是教育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勇于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要常怀感恩之心,谦虚之心,行善之心。

  纵观《了凡四训》一书,充满了智慧、仁爱之光,谆谆教诲,发人深思,给我们未来指明的方向,这一生,我们究竟该怎么度过,我想四个篇章的标题已经点名了主题,要立生命、常思过、多积善、懂谦德。

《了凡四训》读后感12

  《了凡四训》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立命之学,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讲了自己小时候被算命先生算命,算到作者一辈子的造化。这个观点我是不认同的,我一直对算命这个说法很反感。后来云谷禅师传授的改变自己命运的道理,就是多行善。行善无大小,只要有心,处处可行善。

  改过之法,要有羞耻心,敬畏心,勇猛心。真正能达到这样思想境界,如此彻底的人又有多少。许多人知道自己有过,往往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想着这次做了,下次就不再做。或者知道有过,迟迟没有付诸行动。我想,只要觉察到自己有过,哪怕没有像作者说的那样勇猛彻底到位,只要每天每次改一点点也是好的。

  积善之方,指做善事的各种方法方式。作者讲到了真善和假善之分。善的偏、正,半、满,大、小之分。真善和假善,有时很难区分。行善时需要对善事仔细考察分析,才能分辨。我回顾自己的助人,有些表面上是帮助他人,但结果反而是使他的结果更坏。常人很难分辨。以后做善事,多留一份心,多觉察。

  其中与人为善,感触比较深。与我家先生相处十几年,受他最大的影响就是与人为善。认识他之前,我看到的别人,大多是怀疑,不信任,带着敌意。觉得别人都是不友善的。

  记得十年前的某天晚上,我们的汽车在路上被人追尾,对方司机是个满身酒味的五十多岁男人和他的妻子,我感觉自己的车无缘无故被人追尾,仗着得理对对方夫妻一通指责抱怨发脾气,而我的先生却是温和的教对方如何打保险公司电话,如何打交警电话等等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当时的我是不理解的。最后在交通事故处理完,对方妻子说:“看在你老公的份上,要怎么赔偿我们都会配合,如果是你,我们就不赔你。因为我先生的行为,让后续理赔的事情顺畅许多。我自惭形秽。

  谦德之效。谦虚使人进步。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3篇(扩展7)

——《人与永恒》读后感

《人与永恒》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与永恒》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与永恒》读后感1

  非常喜欢《人与永恒》中作者周国*给自己定的一个原则“每天夜晚,每个周末,每年年底,只属于我自己。在这些时间里,我不做任何履约交差的事情,而只读我自己想读的书,只写我自己想写的东西。如果不想读不想写,我就什么也不做,宁肯闲着,也决不应付差事。差事是应付不完的,唯一的办法是人为地加以限制,确保自己的自由时间。”

  也许有人会说这还不容易吗?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许一天一周一个月不难,但长时间坚持绝非易事。一个人倘若没有顽强的毅力,没有持久的恒心,没有相当的定力,是不可能确保自己自由的时间的。

  闲云这一年多坚持写博,也在努力做到不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确保自己的自由时间,还一个本色的自己,尝到了如此度过每一天的快乐与充实,幸福与满足。

  有两种人不老

  人,都是凡胎肉身,怎么会不老呢?起初,闲云想这应该是指思想不老吧?

  读了《人与永恒》,闲云知道了“哲学家生活在永恒中,诗人生活在瞬时中。他们都不会老。”

  想来作者所言极是——“永恒”和“瞬时”这两者是时间的两极,生活在两级的状态怎么老呢?

  幽默与智慧

  闲云一直欣赏能把玩笑开得恰到好处的人,幽默是一个人智慧的外在表现。遗憾的是“*人是一个老是开会而很少开玩笑的民族。”所以,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似乎多了一些严肃与凝重,少了一些活泼与轻松。这大概就是缺乏幽默感的表现。

  “智慧的人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欣赏敌手的聪明的议论,即使听到骂自己的俏皮话也会宽怀一笑。”《人与永恒》如是说。

  闲云以为智慧应该是美丽的。智者会有更优雅的风度,更宽广的胸怀,更得体的举止,因而才会将“幽默”拿捏得恰到好处,彰显“智慧”的夺目光彩。

  精神洁癖的人

  读《人与永恒》之前,闲云只听说过有洁癖之人,还从未听说过有精神洁癖的人。

  时至今日,才知晓“有精神洁癖的人在污蔑面前最缺乏自卫能力,*时他不屑于防人,因为他觉得放人之心也玷污了自己精神上的清白。一旦污水泼来,他又不屑于洗刷,他的洁癖使他不肯触碰污水,哪怕这污水此刻就在他自己身上,于是他只好怀着厌恶之心忍受。”

  看来,人,最好不要走极端。你可以讲卫生,但不要达到“洁癖”的程度;你可以精神洁净,但不要达到“精神洁癖”程度。一旦与“洁癖”相关联,就成了病态之人。

  成语恰到好处:恰:恰好。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如:清·况周颐《惠风词话》卷一:“恰到好处,恰够消息。毋不及,毋太过。”又如:只是*心静气的说,紧要关头却不放松一步;真所谓恰到好处。——朱自清《经典常谈·春秋三传第六》

  成语*心静气:*心静气[píng xīn jìng qì],意指形容心情*和,态度冷静。语本《韩诗外传·卷二》。[源]《韩诗外传·卷二》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处,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於子贱,子贱曰:“我任人,子任力。任人者佚,任力者劳。”人谓子贱则君子矣,佚四肢,全耳目,*心气,而百官理,任其数而已。巫马期则不然乎!然事惟劳力,教诏虽治,犹未至也。《诗》曰:“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典故]“*心静气”原作“*心气”。心,指心情。气,可指脾气,也可借指态度。心情能保持*和,脾气自然就会控制得当,态度也会冷静。据《韩诗外传·卷二》载,孔子的高徒宓子贱接受鲁国国君的任命,到单父这个地方担任县令。在任期间,他很少外出,而且常常悠闲地弹琴自娱,但是却把单父治理得很好。前任县令巫马期见了十分讶异,因为他在任时,为了治理政事,可说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日以继夜的工作。巫马期向宓子贱请教,子贱回答说:“那是因为我能任用人才,你却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广任人才,许多人一起分担工作,自然轻松悠闲得多;凭一己之力,工作全集中在一人身上,当然就会很辛苦啊!”後人评论宓子贱的作法,说他是让自己的身体闲散,但是注意力与心思却很集中,以*和冷静的心情和脾气来处理政务,其下百官自然能随之条理分明地治事。所以,做事时一昧地埋头苦干,事必躬亲,不如先做好全盘规画,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完成,也就是像宓子贱“佚四肢,全耳目,*心气”,如此才是使事情更有效率的方法。後来“*心静气”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心情*和,态度冷静。

《人与永恒》读后感2

  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感受,尚不成熟,也不知在往后岁月里是否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现在我也不愿别人来指指点点的,也不接受批判。

  因为自己生病,还有懒惰慢慢悠悠的才读完了周先生的《人与永恒》,生病是真,也是为自己的懒惰找个心安理得的借口,来让自己好不那么备受内心的煎熬。

  孤独、艺术、哲学、诗、真诚。你看,现在回想又到是不知道自己到底看了什么,读书,有时也会觉得自己可笑,看的时候,总在被书中的观点,说法震撼也好,不同意也好,等合上书本,还是不知道自己读了些什么,想安慰自己说虽然现在不记得,但是它已经融在我的观点了,等需要用的时候,它就会出现的,什么时候要用,考虑问题还是向别人卖弄自己的时候呢?我也不太清楚了,事实上,连那时候自己能否想起那些所谓融进自己观点里的别人的观点都不太清楚。我实在是看不上那些时时刻刻卖弄自己的人,但我也很难保证自己不是这样的人,尤其是最近发现,自己所瞧不上别人身上的点,也是自己所或多或少的问题,只是自己从未发现而已,越是这样,越看不上那些人,越看不上那些人,也就越发现自己的问题,或许一直以来讨厌的是那些自己在无意识的时候扮演的“角色”,总归还是觉得有些可笑。

  “老是听别人发表同样的见解和感叹,我会感到乏味。不过我知道,在别人眼里我也许更乏味,他们从我这里甚至连见解和感叹也听不到,我不愿重复,又拿不出新的,于是只把沉默给他们。与人共享沉默未免太古怪,所以,我躲了起来……”何尝不是呢?只能听到别人同样的“见解”,感到无聊至极,陈芝麻烂谷子拿出来再嚼,实在是让我听的难受。不想对着这样的观点拍手叫好,告诉对方你真有想法。我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或许也是这样,只是他们很友善,没有如我这般苛刻的对待我,我开始逃离,现在不愿再随意与人谈论这些话题,总是会觉得对方太年轻气盛,就如“谈愁的都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郎,而饱经人生沧桑的贝多芬却唱起了欢乐颂”,刚二十出头的年纪,也不敢说自己不是那少年郎,所以就更不敢随意的发表自己的“正解”,好在,我还是一个幸运的人,身边总归是有一两个愿意听我讲,我也愿意好好听他们观点的人。一想到这里,总觉得自己是何其幸运啊。

  “真正有独特个性的人并不竭力显示自己的独特,他不怕自己显得与旁人一样。那些时时处处想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往往是一些虚荣心十足的*庸之辈。”周先生的文笔好生犀利,处处打到人性的弱点,着实给年轻人好好的讲了一堂课。只是,这远远不够,人们受到讽刺,会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心态(智)的改变从不在一朝一夕,难免为了改变而改变,最终落入到“角色”切换的闹剧中。周先生这话,应是我好好挂在床头来警示自己的,若有朝一日能走出虚荣心十足的*庸之辈的困境,这便是少了许多烦恼吧,我也希望这一日能早些到来。

  在看到先生关于艺术家的描述部分,实在是很难不想起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思特里克兰德多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角色啊,还记得前些个月和朋友谈起,他说很少有人可以理解思特里克兰德,然而我看到的包括我问到其他人,人人都对这个主角赞不绝口,给出的理由也千篇一律,我很好奇,人们对他的赞扬在那千篇一律的背后,有多少是跟随潮流,好吧,我承认这个问题根本不重要,只是在想安慰自己而已。通过作者的描述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他的艺术水*高超,但是艺术与生活、与责任是不相容的吗?只有置身地狱才能觉得自己是以旁观者来审视这一切,才追求到全面的美?凭借一个人的才,便可以忽视一个人的德,因为书中的主角光环,便成了自由的化身,理想的热爱,成了人人敬仰的追求,放在真实的生活中这样的行为还有多少人会吹捧,我真想听听那些人在那是的发言会是什么样,我实在是很难觉得这不可笑。虽然极度讨厌他们听完我的说法之后一副居高临下“你不懂”的样子,但我能理解他们千遍一律的解释,只是我们站在了不同的角度,他们的角度或说法,在网上冲浪一下就一目了然,我承认我是带有偏见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要摆脱从来都是自己那颗迟钝的心和不够聪明的大脑,要摆脱环境的限制,你需要更好的方法。或许我并不是那个被极被需要的自由的灵魂。我欣赏艺术家,也欣赏他们的作品,但我绝不会和他们有太多的交集。

  “真诚如果不讲对象和分寸,就会沦为可笑。真诚受到玩弄,其狼狈不亚于虚伪受到揭露。”圆滑世故总在被人们所嘲讽,人们嘲讽的对象终究还是他们自己。多有趣呀,也是前段时间发生的故事,现实的事情却在书本中再现,是我在和一个朋友分享自己的人际交往小技巧,现在却觉得自己所作的很没有必要,本来自己知道即可,还多此一举的分享给别人。但也是证明了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很多场合不是不讲真诚,只是展现了另一个真实的自己的角色吧,毕竟人是多面的,在合适的时候展现出来合适的角色即可,但长久相处的关系却很难如此,有太多面是自己无意识展现的,久而久之也就展现了所有面,但也不要忘记最亲近的人最光彩的那面,因为那是最容易被生活的茶米油盐所掩盖的。

  “文人最难戒的毛病是卖弄。说句公道话,文字本身就诱惑他们这样做。他们惯于用文字表达自己,而文字总是要给人看的,这就很容易使他们的表达变成一种表演,使他们的独白变成一种演讲。他们走近文字如同走近一扇面向公众的窗口,不由自主地要摆好姿势。有时候他们拉上窗帘,但故意让屋里的灯亮着,以便把他们的孤独、忧伤、痛苦等等适当地投在窗帘上,形成一幅优美的剪影。即使他们力戒卖弄,决心真实,也不能担保这诉诸文字的真实不是又一种卖弄。”文人的卖弄也难全怪文人,毕竟写在作文纸上,或呈现在那一亩三分电子屏上,一篇慵懒的散文有多少普通人能看两眼就知道作家水*的,总归华丽的文字更吸引人的眼球,更讽刺的事情,好的文章从来不是华丽的辞藻堆砌出来的,但是人们总会被华丽的辞藻夺去了目光,从而来判定作者的文学功底。就像短视频/自媒体时代,视频市场从几十分钟到几分钟再到几秒,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因为这样高强度的刺激足够满足自己空虚,一眼即可选出高下。时代在进步,但在某些方面我们更喜欢上个世纪,却也知道自己根本无法在上个世纪生存,于是想追求一个自己构想的各个时代的长处相结合而成的完美时代。

《人与永恒》读后感3

  周国*先生的《人与永恒》,是他写下的内心的感思,书中道出了人生真谛。我读后的感想如下,特与大家分享!

  一、让我对身边的事物有了重新的认识。

  书中对幸福与痛苦的解说,使我不断的思考。在世界万物中,人是最大的谜,在人类心目中,永恒是最大的谜。周先生说“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他忙着给自己浇水、适肥、结果实、但常常忘记了开花。”我想开花是生命的过程。从生到死,有多远,只是呼吸之间,人的起点和终点都一样,人会遇见不同的路途风景,但人的心情大多是相似的:悲伤与快乐!与其悲伤生活还不如开心快乐过好每一天。

  二、对自我能力的重新认识。

  周先生语录:“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反过来说,不善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此书让我心灵沉淀,免除浮躁。懂得去学会享受孤独。

  三、对以前的我产生思考。

  我活着,不单是为了体验生活,辛酸的,痛苦的,这都是一种丰富的生命。欢乐和痛苦是我们应具备的。我们生活在眼前,不能忘记了永恒和无限,不能忘掉了生命的悲壮和美丽。

  这本书,《人与永恒》,让我思考永恒,鞭策自己做个有深度的人,学会从容,试着坦然!

《人与永恒》读后感4

  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因为意义没有确定的标准,寻求生命的意义,可贵的不在意义本身,而在于寻求!生与死,爱与孤独,自然与生命,真实,美,等等,是人们对永恒的探索。《人与永恒》,用奇妙的文字排列组合竟渗透出如此的人生真谛。

  定理一:幸福是一种一开始人人都自以为能够得到,最后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定理二: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痛苦的。

  定理三: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痛苦。

  对我而言,生与死的两头都很遥远,无法感受生命开始的神圣,也无法感受死亡宣判的恐惧。我只是在行走,一路寻找一路走,终点无非就是一个终结,但我还是在寻找,寻找生活中属于我的幸福,当让有时也会迷路,敲了敲痛苦家的门。高三的我会因为作业写到很晚而发出一种无名怒火,仇视时间的催促和高考的审查。我会因为一次考试的成绩不好而担心一周。我会因为一大早起来带着瞌睡,顶着寒冷上学而抱怨。

  可是,这些痛苦并非不可忍受的,何不在忍受过后笑一笑呢?仔细观察,幸福可谓无处不在。顶着寒冷回家后桌上热水带来的温暖,和同学们一起为班级的付出,家人团聚后坐在一起聊天的快乐,身边每个人的笑容,给我的不都是一种幸福吗?对幸福我不再渴求太多,因为我已拥有很多;对痛苦我不再厌恶太多,幸福会填补这片空白…

  “聪明人嘲笑幸福是一个梦,傻瓜到梦中去找幸福,两种人都不承认现实中存在幸福。看来,一个人要获得实在的幸福,就必须不太聪明,也不太傻。人们把这种介于聪明与傻之间的状态叫做生活的智慧。”

  幸福会藏在未来引领我们去寻找他,但当我们匆匆走过后,去发现幸福只能在记忆中找到。难道幸福这么难得到吗?还是我们普遍善于舍弃呢?珍惜身边的幸福,那是我们拥有的最大财富。幸福与痛苦交替的生活,是我们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我的前方或易或难,我会努力去感受——幸福与痛苦存在的那种充实!

  最近看了周国*的《人与永恒》,感触良多,我很欣赏他的作风,这是一个人独特的风格。这本书全是用散文随笔的.形式写出来的,其中的道理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托尔斯泰的伟大在于他那种异乎寻常的质朴和真实。他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所表现出来的朴素正是我所向往的,我喜欢这种朴素的感觉。我不喜欢太多的争吵,我喜欢*静的生活,与其浪费时间争吵,倒还不如在争吵的时候腾出时间来寻求真理。

《人与永恒》读后感5

  《人与永恒》是周国*的代表作之一,他以随笔短语的形式阐述了其毕生对人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包括人、自然和生命、爱、孤独、幸福和痛苦、时间和永恒等多个话题,内容精辟而深刻。其中《自然和生命》篇章給身处与泥土打交道的我带来一股清风之余,也使我开始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

  对于生命的含义,也许大部分人所联想到的是人生。然而“天下生命原是一家”,自然是生命的原始起点,也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心,世间最难以控制的东西,在一片小小的自然生命中得以复苏。

  春天,暖暖的空气开始怀抱着你,渐渐萌芽的枝条开始无限地伸入广阔的天空。随风飘扬的柳絮在阳光中显得朦胧而悠散。一年之计在于春。你也许正在忙碌地制定种种目标以丰富自己的生命,而你可知隔绝自然的人生是充满寂寞和孤独的吗?那是心无法在自然生命中释放的寂寞和孤独。

  夏天,你还记得浓密的香樟留在地面上的斑驳树影吗?你还记得在烈日下被晒的微微发烫的脸颊吗?你还记得气宇轩昂的少年迎风吹拂的白衬衫吗?这些温暖和美好的小细节构成了难以言之奇妙的生命,生命就是那夏日的迟暮,需要你融入其中而非等待它拥抱你。融入生命是自然的行为,是一种安静地潜移默化的力量。夏日磅礴的大雨也能弹奏出生命的乐章,夏日的微风将生命吹成绽放的花瓣。

  秋天,这个季节在构成四分之一的生命的同时更让你和我融入生命之中。如同硬币的正反面,生命是在欢乐和悲伤之中交替延续的。生命的妙处在于不是像知识那样可以言传身教,更多的在于感悟。一片旋转凋零的落叶,一朵来自晴空的浮云,一只飞翔于红霞的孤鹫,所藴含的是生命的启示。思绪融入这自然生命的本质,那么你也会迁移地融入自身的微妙生命中。

  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不听话的停留在发丝上,手心的温度也随着一阵呼啸而过的风迅速下降。偏偏在这个时候,朋友之间的离别,生活的烦恼,亲人之间的矛盾接踵而至,你是选着逃避吗?逃避所解决的暂时的痛苦,而更好的方法是将其融入,坦然面对。

  “痛苦和欢乐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的乏弱,既无欢乐,也无痛苦。”我眼中的融入生命,是将自然的生命融入人的生命,而人的生命是要既融入痛苦又融入欢乐的结合体。春夏秋冬的循环便组成了生命,人没有永恒的生命,但人可以思量生命并且主导它。正如周国*所言:“当我感觉到自己的肢体和血管里布满了新鲜的、活跃的生命之时,我的确认为,此时此刻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

  这就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

《人与永恒》读后感6

  《人与永恒》是周国*先生的著作,我利用闲暇时间有幸拜读了这本书,这本书是他随手写下的内心的点滴感悟。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因为意义本身并没有确定的标准,寻求生命的意义,可贵的不在于意义本身,而在于寻求的过程!生与死,自然与生命,等等,是人们对永恒的探索。在阅读了这本书后,也让我对身边的事物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尤其是书中对与幸福与痛苦的解说,让我不断的去思考。

  定理一:幸福是一种一开始人人都自以为能够得到,最后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定理二: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痛苦的。由此得出定理三: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痛苦。对我而言,生与死的两头都很遥远,无法感受生命开始的神圣,也无法感受死亡宣判的恐惧。我只是在行走,一路寻找一路走,终点无非就是一个终结,但我还是在寻找,寻找生活中属于我的幸福,当让有时也会迷路,敲了敲痛苦家的门。

  “聪明人嘲笑幸福是一个梦,傻瓜到梦中去找幸福,两种人都不承认现实中存在幸福。看来,一个人要获得实在的幸福,就必须不太聪明,也不太傻。人们把这种介于聪明与傻之间的状态叫做生活的智慧。”

  幸福会藏在未来引领我们去寻找他,但当我们匆匆走过后,去发现幸福只能在记忆中找到。难道幸福这么难得到吗?还是我们普遍善于舍弃呢?珍惜身边的幸福,那是我们拥有的最大财富。幸福与痛苦交替的生活,是我们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我的前方或易或难,我会努力去感受——幸福与痛苦存在的那种充实!

  在世界万物中,人是最大的谜,在人类心目中,永恒是最大的谜。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因为意义没有确定的标准,寻求生命的意义,可贵的不在意义本身,而在于寻求。

  从生到死,人的起点和终点都一样,人会遇见不同的路途风景,但人的情绪大多是相似的:快乐与悲伤,程度的不同只在于两者的界限区分不同,就这样形成两种人,乐观者与悲观者。对我们年轻人而言,生与死的两头都很遥远,无法感受生命开始的神圣,也无法感受死亡宣判的恐惧。我们只是在行走,一路寻找一路走,“生”在脚下延续,“意义”可能在心里,可能在脚印里,始终遍寻不见。但我始终相信,有自我感知,有精神品级,就足够。

《人与永恒》读后感7

  我喜欢的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_包括弱点。

  有时候,我们需要站到云雾上来俯视一下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人们,这样,我们对己对人都不会太苛求了

  那些有着明显弱点的人更使我感到亲切。

  没有一种人性的弱点是我所不能原谅的,但有的是出于同情,有的是出于鄙夷。

  人性是有弱点的,人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认识到这一点,对人对己的态度或许会更宽容、更*和了吧。

  给人带来最大快乐的是人,给人带来最大痛苦的也是人。

  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受人际关系的影响越大,快乐常在,痛苦也不会少,你既离不开人群,那就要学会坦然面对这样的痛苦。

  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他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实,但常常忘记了开花。

  很生动形象的比喻。记得不要忘记开花哦!

  心理学家们说:首先有欲望,然后才有禁忌。但事情还有另一面:首先有禁忌,然后才有触犯禁忌的欲望。犯禁也是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本能,在儿童身上即可找出大量例证。

  许多无关紧要的禁忌,反倒刺激或诱惑了人们触犯禁忌的欲望。这一现象真该引起父母、广大教育工作者,各类管理者的反思啊!

  每个人的个性是一段早已写就的文字,事件则给它打上了重点符号。

  人的个性是天性与后天环境熏陶的结果,人生中一个又一个事件一方面作为人的个性的展示*台,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人的个性特征,同时又断面强化着人的个性品质。

  久住城市,偶尔来到僻静的山谷湖畔,面对连绵起伏的山和浩淼无际的水,会感到一种解脱和自由。然而我想,倘若在此定居,与世隔绝,心境也许就会变化。尽管看到的还是同样的山水景物,所感到的却不是自由,而是限制了。

  并非是人此一时彼一时地不靠谱,不同状况下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心境,因为人终究是社会化的动物,需要的只是适度的自由和解脱罢。

  痛苦和欢乐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的乏弱,既无欢乐,也无痛苦。

  人的一生中快乐与痛苦往往如影随形,假如我们能够把痛苦和欢乐当作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那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幸福无比的!

  生命*静地流逝,没有声响,没有浪花,甚至连波纹也看不见,无声无息。我多么厌恶这*坦的河床,它吸收了任何感觉。突然,遇到了阻碍,礁岩崛起,狂风大作,抛起万丈浪。我活着吗是的,这时候我才觉得我活着。

  静如止水的日子里,人往往会倍感无聊,波澜壮阔却又不是谁都能承受的。人到底要怎么样的生活呢?!

  相对于自然,地理不过是细节。相对于生命,历史不过是细节。

  直接面对自然和生命,人世间的一切都不过是细枝末节罢了!

  爱的价值在于它自身,而不在于它的结果。结果可能不幸,可能幸福,但永远不会最不幸和最幸福。在爱的过程中间,才会有"最"的体验和想象

  别太在意结果,真诚地爱过,深切地痛过,此生足矣!

  我不知道什么叫爱情。我只知道,如果那张脸庞没有使你感觉到一种甜蜜的惆怅,一种依恋的哀愁,那你肯定还没有爱。

  我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但我明白我爱或者是不爱。

  人们常说,爱情使人丧失自我。但还有相反的情形:爱情使人发现自我。在爱人面前,谁不是突然惊喜地发现,他自己原人与永恒读书笔记 来还有这么多*时疏忽的好东西他渴望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献给爱人,于是他寻找,他果然找到了。呈献的愿望导致了发现。没有呈献的愿望,也许一辈子发现不了。

  与其说有理解才有爱,毋宁说有爱才有理解。爱一个人,一本书,一件艺术品,就会反复玩味这个人的一言一行,这本书的一字一句,这件作品的细枝末节,自以为揣摩出了某种深长意味,于是,"理解"了。

  理解未必产生爱,但是爱了就会有也渴望有更多的理解。

  一切终将黯淡,唯有被爱的目光镀过金的日子在岁月的深谷里永远闪着光芒。

  那永远闪烁的是爱的光芒,人是向光性的动物吧,一生为爱而奔波劳碌,即使如飞蛾扑火一样也在所不惜。

  爱情与事业,人生的两大追求,其实质为一,均是自我确认的方式。爱情是通过某一异性的承认来确认自身的价值,事业是通过社会的承认来确认自身的价值。

  自我价值的确认是否也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呢?

  让我们承认,无论短暂的邂逅,还是长久的纠缠,无论相识恨晚的无奈,还是终成眷属的有情,无论倾注了巨大激情的冲突,还是伴随着细小争吵的和谐,这一切都是爱情。每个活生生的人的爱情经历不是一座静止的纪念碑,而是一道流动的江河。当我们回顾往事时,我们自己不必否认、更不该要求对方否认其中任何一段流程、一条支流或一朵浪花。

《人与永恒》读后感8

  《人与永恒》是周国*随手写下的一些随感的结集,它展现了生与死、爱与孤独、真实、美、哲学与艺术、写作、天才等等的广阔领域。

  周国*在他的小书里说,“死是最令人同情的,因为物伤其类:自己也会死。死又是最不令人同情的,因为殊途同归:自己也得死。”可能是因为年轻吧,路还很长,我还不曾想到因最终会死而同情自己。但是,我却因经历别人的死而心生感触。其实,对于死,人并不是本能的害怕的,它给带来的伤心绝望,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知道自己最终会死,而是因为看到自己的至亲至爱在自己眼前死去。我看到过一些失去孩子的父母,他们向上天祈求,让他们代替孩子死。这让我觉得,许多人其实是不畏自己死的,而是担心他人死。然而无论是谁死,最后大家也都“殊途同归”:死。曾经,我因为一个至亲的离世而久久不能从悲伤中走出来。正如无人不知的谁都必须死,我也深知这个道理。但是,就是不能释怀。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老师对我说,“人就是这样的,来这世上一趟,做完了他该做的事,他也就走了。”多么微妙,我顿时放下心中所有的阴郁。在所有的主题中,我最喜欢“幸福与痛苦”作者写道:“幸福是有限的,因为上帝的赐予本来就是有限的。痛苦是有限的,因为人自己承受痛苦的能力有限。”我们总是一味地追求幸福,缺刻意避开痛苦。其实,幸福与痛苦的地位是*等的,只是人气有很大的差别,只是因为我们的偏见。然而,作者确认为幸福都是在痛苦中破茧而出,换句话说,我们不可以把幸福与痛苦看得太肤浅。

  我没有周国*先生那样的智慧,但我还是会学着去感悟生活、思考人生。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人与永恒》读后感9

  我崇拜周国*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在他的文章中,我总能发现他的许多观点都是自己想说,而又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的想法。

  特摘录周国*在《人与永恒》的几个片段:

  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损失,包括名誉、地位、财产等等,只要不影响基本生存,实质上都不应该带来痛苦,如果带来痛苦,只是因为你在乎,越在乎越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伤不了。

  年轻人没有什么可回忆,于是就展望。老年人没有什么可展望,于是就回忆。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重感情就难免会软弱,求完美就难免有遗憾。也许,宽容自己这一点软弱,我们就能坚持;接受人生这一点遗憾,我们就能*静。

  一个精神上自足的人是不会羡慕别人的好运气,尤其不羡慕低能儿的好运气。

  健谈者往往耐不得寂寞,因为他需要听众。寡言者也需要听众,但这听众多半是他自己,所以他比较安于独处。

  知道痛苦的价值的人,不会轻易向别人泄露和自己的痛苦,哪怕是最亲近的人。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是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一颗优秀的灵魂,即使永远孤独,永远无人理解,也仍然能从自身的充实中得到一种满足,它在一定意义上是自足的。

  和太强的人在一起,我会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和太弱的人在一起,我会只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只有和强弱相当的人在一起,我才同时感觉到两个人的存在,在两点之间展开了无限的可能性。

《人与永恒》读后感10

  我崇拜周国*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在他的文章中,我总能发现他的许多观点都是自己想说,而又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的想法。一直渴望恬淡而*静的生活,不需要欢笑,同样也不会有痛苦;一直害怕遇到障碍,害怕礁岩崛起,狂风大作的海面将我淹没。读了《人与永恒》才突然明白,人生最可悲的,便是生命力的乏弱!

  周国*先生通过文字,阐述了自己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看法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虽然只是短小的几段文字,却足以震撼我的心灵,使我不禁对以前的自己产生思考。

  我之所以渴望*淡,是怕自己受不住大喜大悲,是怕不再*淡的日子将会承受更多的坎坷磨难。所以,我屈服于*淡,我跪倒在了阻碍面前。是的,我讨厌失败,我害怕阻碍,于是我甘愿让生活化为一汪*静的湖水。但我并没有注意到“生命”这个美丽的词所潜藏的美被就此掩盖了。我们活着,不就是为了时时刻刻体验生活,哪怕辛酸,哪怕刺痛,都是一种丰富的生命之美。欢乐和痛苦才是我们应具备的表情。然而,这样的时候很少,大多数时候,我们倒像是无生命的机械一样活着,没有表情,被一个个巨大的四四方方的盒子笼罩着。我们总生活在眼前,忘记了永恒和无限,忘掉了生命的悲壮和美丽。

  对人的思考。“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这大概也是人类与禽兽的区别之一吧,因为人是有着复杂而强大的内心世界的。“也许,意义永远是不确定的。寻求生命的意义,所贵者不在意义本身,而在寻求,意义就是寓于寻求的过程之中。”不管何种人追求着何种目标,其最大的意义仍是在过程中。“我爱躺在夜晚的草地上仰望星宿,但我自己不愿做星宿。”大概没有多少个人是不羡慕那些成功的光环的吧,而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了欣赏阶段,然后忘了自己可以走近,又或者,根本不愿意花力气走近,所以只能一直在仰望,始终不会被仰望。

  淡看爱情。没有人能给爱情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因为爱情就是一个个发生的事实,谁能把这些事实一一罗列?爱情是美好的,但不存在永恒这样的泡沫,因为永恒的东西只有时间。但是,那些关于永恒的誓言还是可以说的,因为情到深时人就需要表达出来。即使一切终将暗淡,但那些被爱的目光渡过金的日子在岁月的深谷里会闪着耀眼的光芒。

  享受孤独。“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

  人生只是一个过程,终归是要逝去的,无论是哪种活法。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孤独的害怕,它会一步步蚕食人的心,最后把孤独变成一股常人无法承受的重量,直至人崩溃。然而,一旦人学会了承受孤独,并从孤独中找到自处的方式,孤独便会成为自己的优势,可以帮助自己看清自己以及自己以外的很多很多。只要够勇敢,就会发现,孤独,其实有时候是一种心灵的休憩与复原。

  超脱人生。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人生之得失,于浩瀚的宇宙,实在是不算是什么。也许有人会反驳,自身的得失对宇宙也许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但是当我只关注自己的时候,那便是大事。或许吧,个人得失对于个人来说的确算是大事,但是我只是提倡那一种生活态度,得得失失,都是难免的,但是何必拘泥于那些已成事实的事实,不如退后一步抬头看看也许还是湛蓝的天。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幽默和自嘲。我不是伟人,没能力为人类为社会为这个世界做任何大贡献,但是我从来不会否认自己的生存价值。我让自己变得幽默,努力娱乐旁人,更娱乐自己。幽默是对生活的一种哲学式态度,可以让自己的心尽可能地保持活力。我也喜欢自嘲,会自嘲的人,才能使自己居于自己之上,从而也居于自己的敌手之上,占据了一个优势的地位,才不会让自己陷入太多的尴尬之中。自嘲还可以使敌手的一切可能的嘲笑丧失了杀伤力,就像一个盾牌,挡住自己与迎面而来的伤害,所以,何乐而不自嘲?

  “生命”这个词,也许已经有无数的人追寻过他。但他却永远笼罩在一张神秘的面纱下。每个人对生命的认识便为他绘制出了一张张各具特色脸谱。此刻展现在我眼前的一张脸正在告诉你:“痛苦和欢乐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乏弱,既无欢乐,也无痛苦。当我感觉到自己的肢体和血管里布满了新鲜的、活跃的生命之时,我的确认为,此刻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人与永恒》读后感11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周国*是*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其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人与永恒》是周国*的代表作之一,以随笔短语的形式阐述了他毕生对人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包括人、自然和生命、爱、孤独、人生、美、超脱、幸福和痛苦、幽默、女人和男人、天才、婚姻、死、时间和永恒等26个话题,内容精辟而深刻,让我们从中收获了智慧和超然。

  第一次看到周国*这本《人与永恒》完全出自偶然,在图书馆里来回转,一直找不到很感兴趣的书,然后就这样发现了它。这样一本随笔,一句或者一段话都足以给人无尽感触。

  人说随感录的可贵在于真实,在于字字珠玑而又凝炼传神,就这个意义而言,周国*的随感处处呈现出单纯而练达、质朴而传神的精巧之美。这本书中没有很难懂的术语,相反却是用很易懂的语言来写,让我们可以简单的阅读,留下无尽的思考。

  我记得书中有很多话题,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有关于爱。

  “给爱情划界时,不妨宽容一些,以便为人生种种美好的遭遇保留怀念的权利。”这句话正出自《人与永恒》。我想,我们每个人对爱情的要求都很苛刻,起码我是,我要的爱情不要丝毫懈怠,我要全心全意,只是这样的爱情似乎真的不能长久,还会以彼此的恨来结束。看到这句话时,我想了很多,也许爱情真的需要宽容。

  “不要以成败论人生,也不要以成败爱情。”在爱情的世界里,没有谁对谁错,就算最后两个人各奔东西,就此分离,也不是爱情的失败。拥有过,存在过,那就是最美好的,就算只剩回忆,也一样值得珍惜。

  “一切终将暗淡,未有被爱的目光镀过金的日子在岁月的深谷里永远闪着光芒。”有爱情存在的日子,永远都会闪烁,那是一段有价值的回忆,因为爱,所以美丽。

  “爱一个人,就是心疼一个人……凡正常人,都兼有疼人和被人疼两种需要。在这茫茫宇宙间,有谁不是想要人疼的孤儿……”我特别喜欢这段话,每个人都有自己软弱的一面,没有谁能永远坚强,我们都需要被人疼,需要那种被人关心与呵护的感觉,我们不过是*凡人……

  除却爱情,书中还有很多给人以思考的话语,在人生的旅途上,细细品读这本书中的每一句话,你会收获更多。

《人与永恒》读后感12

  《人与永恒》是周国*随手写下的点滴生活思考。这是他早期的一本书,是他在研究尼采的同时,随手写下的内心的点滴感思。起文笔随性,文字朴实。细细品来,觉得意义深刻。文字奇妙的排列组合竟散发出如此芳香凛冽的人生真谛,正如“哲学家生活在永恒中,诗人生活在瞬时中,他们都不会老”。我偏爱那些用随笔、格言、手记等散文形式写作的哲学家,我喜欢徜徉在哲学的散文天地里。这里较少独断的论证和说教,有更多的质朴和自然,更多的直觉和洞见。这里没有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用不着为了体系的需要而拉长或截短活的感觉和思想。

  托尔斯泰的伟大在于他那种异乎寻常的质朴和真实。学了《世间最美的坟墓》后,更加觉得他的朴素正是我所向往的,我喜欢这种朴素的感觉。我不喜欢太多的争吵,我喜欢*静的生活,与其浪费时间争吵,倒还不如在争吵的时候腾出时间来寻求真理。

  在世界万物中,人是最大的谜,在人类心目中,永恒是最大的谜。展现了人生意义探求的广阔领域,生与死,爱与孤独,自然与生命,真实,美,等等,无不是人与永恒相沟通的形式与体验。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因为意义没有确定的标准,寻求生命的意义,可贵的不在意义本身,而在于寻求。

  从生到死,人的起点和终点都一样,人会遇见不同的路途风景,但人的情绪大多是相似的:快乐与悲伤,程度的不同只在于两者的界限区分不同,就这样形成两种人,乐观者与悲观者。对我们年轻人而言,生与死的两头都很遥远,无法感受生命开始的神圣,也无法感受死亡宣判的恐惧。我们只是在行走,一路寻找一路走,“生”在脚下延续,“意义”可能在心里,可能在脚印里,始终遍寻不见。但我始终相信,有自我感知,有精神品级,就足够。

  爱是人生最美的梦,爱情一直是不朽的传说。人类想要幸福,把“爱情”当作终极象征的幸福,但世间好多的爱都不幸福,要么是难成眷属的无奈,要么是终成眷属后的厌倦,就如庄子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相濡以沫,却让人厌倦到老;相忘于江湖,却让人怀念到哭。爱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一股涓涓细流,时间在走,一切在变。没有什么人什么事会静止不动地等在原地。拥有的时候要懂得珍惜,失去的时候要懂得忘记,再铭记于心的曾经也只是过去,过去在去。回忆始终是时光赠予的最好的礼物,带着这份礼物,可以微笑着往前走。

  爱与孤独一直是个矛盾,人怕孤独,这是大多数人的宿命。宿命的原因在于他们不理解孤独,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理解孤独的人学会珍惜自己,能领悟人生根本性孤独的人,便已经站到了一切人间欢爱的上方,不会做的奴隶,不会丢失自己。对人生深刻的感受大多是自我意识的产物,很难让别人懂你所懂,想你所想。所以,学会孤独,学会与自己交谈,听自己说话,就这样学会深刻。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知。理解孤独的人,内心会冷暖自知,会眼神清亮,是一种智慧。

《人与永恒》读后感13

  幸福会藏在未来引领我们去寻找他,但当我们匆匆走过后,去发现幸福只能在记忆中找到。难道幸福这么难得到吗?还是我们普遍善于舍弃呢?珍惜身边的幸福,那是我们拥有的最大财富。幸福与痛苦交替的生活,是我们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我的前方或易或难,我会努力去感受——幸福与痛苦存在的那种充实!

  提笔之前,我重温了一遍周国*先生的《人与永恒》。这是他早期的一本书,是他在研究尼采的同时,随手写下的内心的点滴感思。起文笔随性,文字朴实。细细品来,觉得意义深刻。文字奇妙的排列组合竟散发出如此芳香凛冽的人生真谛,正如“哲学家生活在永恒中,诗人生活在瞬时中,他们都不会老”。

  在世界万物中,人是最大的谜,在人类心目中,永恒是最大的谜。展现了人生意义探求的广阔领域,生与死,爱与孤独,自然与生命,真实,美,等等,无不是人与永恒相沟通的形式与体验。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因为意义没有确定的标准,寻求生命的意义,可贵的不在意义本身,而在于寻求。

  从生到死,人的起点和终点都一样,人会遇见不同的路途风景,但人的情绪大多是相似的:快乐与悲伤,程度的不同只在于两者的界限区分不同,就这样形成两种人,乐观者与悲观者。对我们年轻人而言,生与死的两头都很遥远,无法感受生命开始的神圣,也无法感受死亡宣判的恐惧。我们只是在行走,一路寻找一路走,“生”在脚下延续,“意义”可能在心里,可能在脚印里,始终遍寻不见。但我始终相信,有自我感知,有精神品级,就足够。

  爱是人生最美的梦,爱情一直是不朽的传说。人类想要幸福,把“爱情”当作终极象征的幸福,但世间好多的爱都不幸福,要么是难成眷属的无奈,要么是终成眷属后的厌倦,就如庄子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相濡以沫,却让人厌倦到老;相忘于江湖,却让人怀念到哭。爱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一股涓涓细流,时间在走,一切在变。没有什么人什么事会静止不动地等在原地。拥有的时候要懂得珍惜,失去的时候要懂得忘记,再铭记于心的曾经也只是过去,过去在去。回忆始终是时光赠予的最好的礼物,带着这份礼物,可以微笑着往前走。

  爱与孤独一直是个矛盾,人怕孤独,这是大多数人的宿命。宿命的原因在于他们不理解孤独,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理解孤独的人学会珍惜自己,能领悟人生根本性孤独的人,便已经站到了一切人间欢爱的上方,不会ml的奴隶,不会丢失自己。对人生深刻的感受大多是自我意识的产物,很难让别人懂你所懂,想你所想。所以,学会孤独,学会与自己交谈,听自己说话,就这样学会深刻。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知。理解孤独的人,内心会冷暖自知,会眼神清亮,是一种智慧。

  这个社会,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大自然遭受破坏。周国*说:“世间最甜美的享受始终是那些最古老的享受。对一个直接面对于大自然和生命的人而言,相对于自然,地理不过是细节;相对于生命,历史不过是细节。”的确,旅游业发展到哪里,就败坏了哪里的自然风景。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周庄的一座小桥上,每个台阶都挤满了人,那场面壮观得让人忘了周庄应有的古韵。“自然”在慢慢丢失,就如人性中的“本真”一样,慢慢丢失。

  我合上这本书,思考人,永恒;思考爱,孤独;思考自然,生命。思想又变得混沌。有个哲学家说,从混沌到清醒,再复归到混沌,称之为彻悟。我才刚刚混沌,心灵的路很长很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与永恒》读后感14

  死亡向来是中华文化所避讳的话题。季路曾问孔子关于死的问题,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他不信鬼神,专注于人世间的事物,不把注意力放在死后,其本质是对死亡的回避。周国*说:“西方的哲人大约会倒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一语道破中西哲学分野所在。

  哲人与诗人不同。诗人往往直抒死之悲哀,发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慨。哲人不满足于此,较之悲叹,他们更希望通过理性剖析死的本质。对于他们来说,要排除死亡的困扰,不能靠抒情,而要靠智慧。所以,凡是对死亡问题进行思考的哲学家,无一不试图规划出面对死亡正确及理智的态度。当这种态度被构建得基本完善,也就成了一种思想。

  例如功利主义。它主张追求“比较大幸福”——既然死无法避免,就不必去考虑,重要的是好好活着,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是比较明智的态度。伊壁鸠鲁说:“死于我们无关。”“我们活着时,死尚未来临;死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因而死与生者和死者都无关。”他提出,我们应当从对死亡的恐惧中*出来,“既不厌恶生存,也不畏惧死亡”,享受人生的快乐。*儒家学派尽人事、听天命的主张亦属此类。总而言之,重生轻死,乐生安死。这样理智的现实的态度为多数哲学家所倡导,也易于为一般人所接受。

  上帝是公*的,他在人出生之时赋予他一切,比较后又差遣死亡将其全盘夺走。任何人免不了一死——这常使人有一种近乎残酷的安慰。假如情形倒过来:人皆不死,独我亡,那他一定会觉得很不公*,痛苦会因嫉妒和委屈增加数倍。除了英雄主义的自愿牺牲,共同受难比单独受难更难以忍受。人的灵魂被*分成两半,一方面,他渴望永生;另一方面,他又迫于终有一死的肉体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不少的君王都曾寻求过“长生不老药”,想以此达到永生。

  那永生是否值得向往?事实上,这个问题并未被比较早沉思死亡问题的哲学家漏过。卢克莱修说:“我们永远生存和活动在同样事物之间,即使我们再活下去,也不能铸造出新的快乐。”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循环往复的,一个人在此时或几千年后看到的同样事物,对他来说没什么两样。天下将不会有新东西,永生不值得向往,且是荒谬的。

  死亡像太阳般不可直视。然而,即使扭头不去看它,我们仍然知道它存在着,感觉到它正步步逼近,将它的可怕阴影投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寸。死亡迫人思考,因为它是世上比较确凿无疑的事实,它不可避免。但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又会觉得不可思议——人人都会被投下这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怎能让人无动于衷呢?人生的终点是死,而死又意味着生前意志的虚无,那人生岂非是虚无?是,也不是。对于历史,个人的意义接近于无;但对于个人,历史的意义也接近于无。在历史面前,个人何其渺小;在个人面前,自我却是一切。

  如果能像功利主义那样不去想死亡,或是把它当成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倒不失为一种准幸福境界。遗憾的是,这一点除了愚者及历尽沧桑的智者,很难做到。一个人如果曾因想到死亡而感到真正的绝望,他的灵魂深处从此会留下几乎不愈的创伤。

  我们对于自己活着这件事太习惯了,对于死却很陌生。想想看,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一直活着,从未死过!人们常把死亡比作是无梦的长睡,以此安慰自己。可两者区别一目了然:酣睡的痛快在于醒来后感到精神饱满,长睡不醒,还有什么痛快可言?

  像死亡般的无感状态绝不能说是幸福。世上一切美好,都是以有感觉为前提。人之所以恋生,正是因为活着能感受到周围世界带给他的各种感受。人之所以厌恶死,也是因为死剥夺了他感受这一切的可能。死不是长睡,而是永远不在场。

  死亡是个体意识的毁灭。倘非自欺欺人,从中绝找不出正面的价值来。然而,思考死却有价值。它能让人以超脱的心态面对世事。

  向死而生,生才有意义。

《人与永恒》读后感15

  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因为意义没有确定的标准,寻求生命的意义,可贵的不在意义本身,而在于寻求!生与死,爱与孤独,自然与生命,真实,美等等,是人们对永恒的探索。读完这本书,让我对身边的事物有了重新的认识,尤其书中对幸福与痛苦的解说,使我不断的思考。

  一直渴望恬淡而*静的生活,不需要欢笑,同样也不会有痛苦;一直害怕遇到障碍,害怕礁岩崛起,狂风大作的海面将我淹没。读了《人与永恒》才突然明白,人生最可悲的,便是生命力的乏弱!

  周国*先生通过文字,阐述了自己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看法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虽然只是短小的几段文字,却足以震撼我的心灵,使我不禁对以前的自己产生思考。

  我之所以渴望*淡,并非是真正喜欢这种生活,排斥轰轰烈烈的人生,。相反,正是因为我向往精彩的人生,而产生了害怕得不到轰轰烈烈,害怕为此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想法,所以,何不接受*淡,至少这样不会有失败。

  我之所以渴望*淡,是怕自己受不住大喜大悲,是怕不再*淡的日子将会承受更多的坎坷磨难。所以,我屈服于*淡,我跪倒在了阻碍面前。是的,我讨厌失败,我害怕阻碍,于是我甘愿让生活化为一汪*静的湖水。但我并没有注意到“生命”这个美丽的词所潜藏的美被就此掩盖了。我们活着,不就是为了时时刻刻体验生活,哪怕辛酸,哪怕刺痛,都是一种丰富的生命之美。欢乐和痛苦才是我们应具备的表情。然而,这样的时候很少,大多数时候,我们倒像是无生命的机械一样活着,没有表情,被一个个巨大的四四方方的盒子笼罩着。我们总生活在眼前,忘记了永恒和无限,忘掉了生命的悲壮和美丽。

  “生命”这个词,也许已经有无数的人追寻过他。但他却永远笼罩在一张神秘的面纱下。每个人对生命的认识便为他绘制出了一张张各具特色脸谱。此刻展现在我眼前的一张脸正在告诉你:“痛苦和欢乐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乏弱,既无欢乐,也无痛苦。当我感觉到自己的肢体和血管里布满了新鲜的、活跃的生命之时,我的确认为,此刻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无论我的人生*淡与否,无论我的前方或易或难,我都欣然接受。我会努力去感受——生命力存在的那种充实!


推荐访问:读后感 惩罚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3篇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1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100字

热门排行

党章书籍读后心得感想四篇

党章书籍读后心得感想四篇  扎扎实实的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提高内涵,发挥党员作

安徒生童话家长读后感言4篇

安徒生童话家长读后感言4篇安徒生童话家长读后感言篇1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妈妈会告诉我,做一个有爱

野性的呼唤读后感3000字14篇

野性的呼唤读后感3000字14篇野性的呼唤读后感3000字篇1难得休息一下,把自己一直都想读完的一部

《沙漠之花》读后感【完整版】

读《沙漠之花》后有感013年0月日今年寒假之时我看了索马里的黑人模特华莉丝·迪里的自传书《沙漠之花》之后甚是有感。华莉丝出生于落后、贫穷、战争不断的索马里...

2023一片红树叶的读后感7篇(精选文档)

一片红树叶的读后感7篇优秀的读后感是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去阅读的,想要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进步,我们就要认真写读后感,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一片红树叶的读后...

西游记读后感有主标题和副标题3篇

西游记读后感有主标题和副标题沈阳丽在这个假期,我又重读了四大名著中的一本,名字叫《西游记》。以前我读过这本书,可我依然对这本书感兴趣,百读不厌,而且每...

稻草人读后感50字13篇

稻草人读后感50字13篇稻草人读后感50字篇1你们知道叶圣陶爷爷吗?叶圣陶爷爷有着很多很棒的作品,是

《中共中央对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读后感【优秀范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读后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通过了《中共...

爱读书的高尔基读后感4篇

爱读书的高尔基读后感4篇爱读书的高尔基读后感篇1我读过一本书,是高尔基的《童年》,读完这本书,使我受

《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读后感

《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读后感“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